據法新社3月20日報道,在20日公布的聯合國年度報告《全球幸福指數報告》中,芬蘭連續第七年保持世界最幸福國家的地位。
報道稱,北歐國家繼續躋身最幸福的10個國家之列,丹麥、冰島和瑞典緊隨芬蘭之后。阿富汗在參與調查的143個國家和地區中墊底。
自十多年前開始公布報告以來,美國和德國首次不在最幸福的20個國家之列,兩國分別排在第23位和第24位。而哥斯達黎加和科威特分別以第12和13的排名進入前20。
報告指出,最幸福的國家不再包括幾個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在排名前10的國家中,只有荷蘭和澳大利亞人口超過1500萬。在排名前20的國家中,只有加拿大和英國人口超過3000萬。
報道稱,自2006-2010年以來,幸福感下降幅度最大的是阿富汗、黎巴嫩和約旦,而東歐國家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和拉脫維亞的幸福感增長幅度最大。
幸福排名的依據是個人對生活滿意度的自我評估,以及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社會支持、健康預期壽命、自由、慷慨和腐敗。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幸福問題研究人員珍妮弗·德葆拉說,芬蘭人與自然的緊密聯系以及健康的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是他們生活滿意度的關鍵貢獻因素。
她說,此外,芬蘭人可能“對什么是成功的生活有更清晰的理解”,而在美國,成功通常等同于經濟收益。
芬蘭強大的福利社會、對政府部門的信任、低腐敗水平以及免費醫療和教育也是關鍵。德葆拉說:“芬蘭社會充滿信任感、自由感和高度自治感。”
今年的報告還發現,在世界大多數地區,年輕一代比老一輩更幸福。但在北美、澳大利亞和新西蘭,30歲以下群體的幸福感自2006-2010年以來大幅下降,目前老一輩人比年輕人更快樂。相比之下,在中歐和東歐,同一時期各個年齡段的幸福感都大幅增加。在西歐,各個年齡段的人報告了相似的幸福水平。(編譯/王海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