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巴格達3月20日電 題:美式“民主輸出”的中東之殤
新華社記者李軍
美國張羅的所謂第三屆“民主峰會”3月18日至20日在韓國舉行,而21年前的3月20日,正是美軍入侵伊拉克的日子,伊拉克人民至今還在承受著美式“民主輸出”的惡果……美國嘴上掛著“自由民主”“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等亮眼口號,實際卻以民主之名行分裂國際社會和維護霸權之實。
“在中東的心臟建立一個自由的伊拉克,將成為全球民主革命的分水嶺。”21年前的今天,美國小布什政府以所謂“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打著“民主和自由”的旗號,悍然入侵伊拉克。隨后,無休止的動蕩與不安籠罩在伊拉克人民頭上,讓這個文明古國滿目瘡痍,深陷戰亂泥淖。伊拉克人民所遭遇的痛苦,只是美式“民主輸出”惡劣后果的縮影。
長期以來,美國將自己的政治制度和價值理念強加于人,以“民主”之名不斷輸出戰爭。“民主”早已成為美國干涉別國內政、制造動蕩分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推翻薩達姆政權后,美國以西方制度為模板,試圖將伊拉克打造成所謂“中東民主樣本”,但事實卻是,伊拉克因此陷入教派沖突、族群對立、派系矛盾難以調和的政治亂局。根據全球統計數據庫的資料,2003年至2021年,約有20.9萬伊拉克平民死于戰爭和暴力沖突,約有920萬伊拉克民眾淪為難民或被迫離開故土。伊拉克政治分析人士納杜姆·朱布里控訴,美國是一個戰爭帝國,慣于以民主自由等借口發動戰爭,將他國變成暴力和沖突之地。美國用“民主”“自由”“人權”等口號欺騙伊拉克人,“在美軍占領的第一個月,我們就發現這是個天大的謊言”。
這是2月13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拍攝的國會大廈水中倒影。新華社記者劉杰攝
美式民主背負累累罪債,中東地區是美式民主荼毒最深的地區之一。美國強行拋出所謂“民主改造中東”計劃,聲稱要將“茉莉花革命”的種子播撒到中東的每一片土地,然而這場中東版“顏色革命”給各國帶來的只有無盡的動亂。以突尼斯的動蕩為起點,埃及、也門、敘利亞……一個接一個西亞北非國家陷入內亂,而在幕后煽動這波“顏色革命”的美國等西方國家卻美其名曰“阿拉伯之春”。埃及政治學者穆罕默德·阿提夫·馬哈利夫指出,美國常以所謂“民主”為由干涉他國內政,引發地區局勢動蕩、恐怖主義滋生和生靈涂炭。
一直以來,美國自我標榜為“人權燈塔”,而這座“燈塔”卻制造種種非人道惡行。美軍在入侵伊拉克和阿富汗期間肆意屠殺平民,在伊拉克阿布格里卜監獄和阿富汗巴格拉姆監獄的虐囚丑聞舉世嘩然,制造敘利亞危機并長期偷盜敘利亞石油和小麥,發動“奧德賽黎明”行動讓利比亞民眾深陷無盡的黑暗……自去年10月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以色列軍隊在加沙地帶的無差別軍事行動已造成超過3萬人死亡,加沙平民正遭受前所未有的人道災難。美國卻漠視上百萬加沙民眾的生命,一味地偏袒以色列,不僅多次阻撓安理會通過要求停火的決議草案,還不斷向以色列提供軍火援助。
2023年2月19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一名抗議者手舉標語在林肯紀念堂前參加集會。“不要更多戰爭!不要更多戰爭!不要更多戰爭!”美國上千名反戰人士當日下午在林肯紀念堂前舉行集會,齊聲高喊。新華社記者劉杰攝
美國到處叫賣“民主”,并非真的關心民主,真實用意是假民主之名分裂世界、挑動對立、維護霸權。“華盛頓統治世界的野心,其驅動力不是來自更深層次的民主或自由、更加公正的世界、結束貧窮或暴力,或者更適宜居住的星球,而是來自經濟和意識形態。”美國外交學者威廉·布魯姆在《民主:美國最致命的輸出》一書中一語道破。為追求霸權利益,美國給中東國家和人民造成了無法撫平的傷害,也給世界的和平穩定帶來沉重打擊。事實一再證明,美國導演的所謂“民主大片”從來不是世界的福音,而是動蕩的禍根。
民主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各國將根據本國國情走自己的民主發展道路。美式民主弊病纏身,美國卻依然好為人師,打著民主幌子損人利己,必遭全世界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