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約翰內斯堡12月11日電 (記者鄒松)中國(江蘇)第33期援桑給巴爾醫療隊赴任一年有余。醫療隊積極發揮自身優勢救治患者,贏得當地醫生及患者的贊許。近期,醫療隊隊長蔣國慶醫生牽頭,與泌尿外科盧圣銘醫生、婦產科高玲玲醫生以及麻醉科李勇醫生等成立的腹部外科手術小組,帶領當地醫生順利開展多項高難度首創性手術。
11月9日,手術小組帶領當地醫生,成功開展當地首例腹腔鏡脾臟切除術,用微創手術方式解決了一位年輕女性患者的脾腫瘤疾患。由于微創手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優勢,術后第一天早上,患者臉上露出笑容,術后第三天便康復出院。坦桑尼亞駐聯合國副代表蘇萊曼大使得知此事后開心地說:“這是桑給巴爾第一臺此類手術,對當地腹腔鏡手術技術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11月30日,手術小組成功開展了當地首例多臟器聯合切除術。患者是一位老年女性,75歲。她因“腹部脹痛伴不能進食、不能排便”入院。病因是腹部腫瘤巨大,侵犯多臟器,需同時施行腹腔巨大腫瘤、全脾臟、部分胰腺和部分胃切除術。此次手術難度很大,耗時5個多小時。手術順利結束時,手術間里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不僅老年患者得以救治,中國醫療隊也為當地青少年帶來福音。11月初,當地一位11歲患兒因顳下頜關節強直導致口腔開口度僅有0.6厘米,常規設備都很難進行氣管插管,麻醉科李勇醫生當即想到,可以用剛從國內帶來的纖維支氣管鏡引導進行氣管插管,最終成功插管麻醉。隨后,儲偉明醫生成功完成顳下頜關節成形術。術后第二天,患兒正常張口說的第一句話是:“謝謝中國醫生”。
12月7日,手術小組還成功開展了當地首例腹腔鏡下食管巨大憩室切除術。患者為中年男性,因“胸痛”就診住院。CT顯示巨大食管憩室突入左側胸腔,由于憩室緊貼心臟包膜和胸主動脈,手術風險非常大。手術小組的默契配合使得手術進行得非常順利。
當天,手術小組還開展了當地首例直腸癌術后肝臟轉移病灶切除術,手術順利完成。該患者是本院醫生福特曼的父親。術后,福特曼醫生說,感謝中國醫生為我父親成功開展了手術。
幾十年來,中國醫生不辭辛苦,用他們精湛的醫術不斷提高桑給巴爾的醫療水平,給當地人民帶來了健康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