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1月23日電 (記者花放) “文化外交與跨文化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國際會議日前在中國人民大學順利召開。本次會議邀請了來自中國、德國、澳大利亞、美國、西班牙等國的近百名專家相聚人大,就如何利用跨文化視野來理解和詮釋目的語國家及其區域文化特點,如何借助目的語國家語言來“講好中國故事”、促進跨文化交流與文明互鑒等問題展開了廣泛和深入的探討。
會場合影。主辦方供圖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林尚立教授在開幕致辭中指出,文化外交與跨文化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是語言類學科的必要之舉,此舉對未來人類的發展會愈發彰顯其重要性。林尚立認為,外語人才的培養應該具有文化感、哲學感,同時要加深對世界文化的了解,要有世界眼光,希望外語專業能夠培養出一批真正具有家國情懷、人類情懷,同時也具有豐厚人文底蘊的新一代文化人,培養出跨文化的文化外交者、跨文化的文化促進者。
中德友協會長、前駐德國大使史明德在致辭中指出,人大在培養高質量區域與國別人才方面具有獨特條件和優勢,師資雄厚、學科齊全、研究基礎牢固,未來一定大有作為。
人大外國語學院院長陳方教授表示,在目前區域國別學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的內涵和外延不斷擴大的語境之下,外語學科要發揮其獨特作用,找到自己的學科主體性和立足點,文化外交可能是一個答案,同時學院的一切活動都應圍繞人才培養這一最核心、最根本的任務來進行。
漢斯·賽德爾基金會(德國)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周迪波(Debora Tydecks-Zhou)對通過國際交流增進文化理解,消除國家間誤解,促進文化多樣性建設,共建和諧友好的國際環境闡釋了自己的觀點和殷切希望。
本次會議設有四場主旨報告和一場專家對談,主題為高校外語院校區域國別學研究、新時期的文化外交、文化外交與外語人才培養,分別由中國人大學外國語學院陳方院長、田麗麗副院長、周銘副院長、“文化外交與區域國別研究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研究團隊負責人孟虹教授和德語系主任張意教授主持。
在分論壇環節,來自國內外多所高校、多家媒體和研究機構的近四十位中外學者還就文化外交、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記憶場所與外語課程中的歷史教育、區域國別研究及媒體外交與跨文化翻譯等主題,進行了熱烈而深入的研討。
“文化外交與跨文化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國際會議由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及其“文化外交與區域國別研究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研究團隊聯合中國人民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中歐人文藝術教育聯盟、中國德國友好協會和漢斯·賽德爾基金會(德國)北京代表處等機構舉辦,旨在匯集國內外學者觀點,助力外語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增進中外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