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中菲關系馬尼拉論壇”在馬尼拉成功舉辦。人民網記者 樊帆攝
人民網馬尼拉11月11日電 (記者樊帆)11月10日,中國駐菲律賓使館和菲律賓中國了解協會 (下稱菲中了)在馬尼拉聯合舉辦第十屆“中菲關系馬尼拉論壇”。此次論壇主題為“分享中菲減貧經驗,探索兩國減貧合作路徑”。菲前總統、菲中了名譽主席阿羅約發表視頻致辭,中國駐菲大使黃溪連致開幕辭,菲總統減貧顧問嘉頓、菲國家減貧委員會首席召集人桑托斯三世分別致辭,福建省外辦主任黎林作主旨演講,菲中了會長本尼迪克托致閉幕辭。菲減貧相關非政府組織、市鎮議員、媒體智庫、高校師生、華社僑領、中資企業代表和駐菲使館外交官等逾300人出席。
菲律賓前總統阿羅約通過視頻發表致辭。人民網記者 樊帆攝
菲律賓前總統阿羅約通過視頻發表致辭表示,過去40多年來,中國取得了無以倫比的減貧成果,創造了讓近8億人脫貧的經濟奇跡,被世界銀行稱贊為“人類歷史上偉大成就”。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堅持創新和不懈努力,加上與全球化、自由企業制度及技術相結合,是中國減貧成功的關鍵所在。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將有力深化菲中減貧合作,促進菲減貧事業發展。
黃溪連大使在致辭中表示,貧困問題是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消除貧困是人類的共同理想。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始終把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作為奮斗目標,組織實施了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脫貧攻堅戰,消除了困擾中國幾千年的絕對貧困現象,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
黃大使強調,菲律賓本屆政府設定了將貧困率降至9%的宏偉目標。中菲同為發展中國家,都面臨消除貧困、加快發展的相似任務。希望大家以此次論壇為契機,加強減貧經驗交流合作,探討中菲減貧合作路徑,為加快兩國疫后復蘇、增進民眾福祉作出新的貢獻。
菲總統減貧顧問嘉頓表示,通過研讀《脫貧:中國為什么能》等書籍,了解到中國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減貧三步走”戰略,成功解決了溫飽問題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正朝著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邁進。菲應借鑒中國減貧和發展道路,大力推動電力、供水、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工業化進程,為民眾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努力實現菲減貧目標。
菲國家減貧委員會首席召集人桑托斯三世表示,中國取得舉世矚目的減貧成就,值得菲等發展中國家效仿。菲方愿學習中國減貧經驗,深化農業農村、工業化、城鄉發展、基層賦能和社會減貧等領域交流合作,助力實現菲本屆政府將貧困率降至個位數的減貧目標。
福建省外辦主任黎林介紹中國減貧成就和扶貧經驗,福建省寧德市開展了造福工程易地扶貧搬遷、山海協作、閩寧協作、下派駐村干部等重要實踐,成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帶領人民脫貧攻堅、清除絕對貧困、開啟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的一個生動縮影。福建省愿與菲方深化減貧經驗交流合作,加強菌草等減貧國際合作,助力菲減貧事業發展。
論壇研討環節探索減貧合作路徑。人民網記者 樊帆攝
論壇期間配套舉行“‘擺脫貧困之路’——寧德扶貧開發圖片展”。人民網記者 樊帆攝
在研討環節,黎林主任、寧德市代表鄭延就和菲非政府組織“亞洲綜合研究與對話”代表、土地改革部前助理部長拉那、智庫機構“亞太進步之路”創始人埃隆互動發言,強調中國減貧成功的關鍵在于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道路,堅持發展優先,完善法律法規并保持政策穩定性。菲應學習借鑒中國的減貧經驗,走出一條符合菲國情的減貧和經濟發展道路。與會嘉賓并就福建減貧實踐對菲借鑒意義、扶貧項目成功基本要素、民營企業助力扶貧等問題回答了線上線下觀眾提問。
論壇期間配套舉行“‘擺脫貧困之路’——寧德扶貧開發圖片展”,通過具體鮮活的案例回望閩東三十年脫貧之路,講述逐夢山海的寧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