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郭志強)隨著共建“一帶一路”深入推進,一批中國設計、中國技術、中國標準、中國方案正不斷走向世界。
圍繞新的產業結合點,中國優勢產業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也找到了市場機會。10月24日,2023“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聯合采訪團走進株洲,近距離感受中交三航局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推動城市更新和產業升級。
“清水塘新能源裝備產業新城下一步將精準錨定株洲市核心優勢產業,以龍頭項目為主導,重點發展高端智造、科技創新、文旅商貿、總部經濟等產業形態,加快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導入,形成規模效應,打造片區百億產業集群?!?0月24日,株洲清水塘投資集團招商服務中心主任徐菲菲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
株洲清水塘所在片區是國內產業集群規模最大、產品門類最齊全、產業鏈最完整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聚集地。近年來,中交三航局不斷為清水塘片區建設進行保障,加快片區“舊貌換新顏”步伐,使其成為產業發展的洼地,吸引了三一能源裝備園、中車雙碳園的相繼入駐,推動清水塘成為各相關企業理想的創業高地。
湖南株洲清水塘老工業區規模最大時,曾匯集了261家化工企業,累計上繳近500億元稅收,創造了160多項全國第一。光鮮背后,是長期沿襲的“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粗放型發展模式,給城市帶來嚴重污染。
為踐行新發展理念,株洲市以建設清水塘產業新城為定位,確定“萬畝產業、千億園區”發展思路,加速“騰籠換鳥”、產業轉型升級。清水塘老工業區產業新城整體開發PPP項目由中交三航局投資開發。
在清水塘老工業區產業新城整體開發建設過程中,中交三航局以綠色共建為主線,致力于將這片老工業區打造一座產業和城市深度融合、居民生活更加殷實安康的生態之城、文化之城、活力之城。
中交集團企業文化部執行部長、新聞中心主任查長苗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這片老工業區最早帶來生態環境問題,老產業必須升級轉型。我們中交集團跟株洲市政府聯合投資,把這一片老的化工廠整體搬遷出去,建設一個集基礎設施服務、環境治理、生態修復、園區開發以及產業發展服務于一體的現代化產業集群?!?/p>
更多的中國方案也在走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以中交三航局在阿爾及利亞的阿爾澤港擴建工程為例,該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提升阿爾澤港集裝箱、散雜件貨物等的吞吐量,助力阿爾澤港成為集散貨、集裝箱、化工、渡輪、船廠等一系列功能的綜合性大港,對阿爾及利亞工業區的產業升級、周邊就業、社會經濟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日拔大橋項目是中交三航局在砂拉越地區的代表性工程。該項目是東馬地區首座雙向四車道雙塔雙索面斜拉橋,大橋建成后將直接貫通民都魯市區與民都魯機場,為當地近30萬人口提供便利。項目建成不僅使沿線人民群眾出行便捷、物流運輸更加便利,也將極大推動民都魯市區及日拔地區的產業經濟發展。
查長苗坦言,類似株洲清水塘老工業區產業新城整體開發的成功經驗,尤其是城市更新、產業升級模式也在不斷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輸出,為這些國家的產業升級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