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19日電 題:中國“藍色伙伴”朋友圈不斷擴大——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海洋合作專題論壇綜述
新華社記者戴小河
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海洋合作專題論壇18日在北京舉行,這是在高峰論壇框架下首次舉辦以海洋合作為主題的專題論壇,論壇發布了25項合作成果和“一帶一路”藍色合作倡議。
海洋合作專題論壇由自然資源部主辦、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協辦,主題為“共促藍色合作,共奏絲路海韻”。有關國家和地區的政府部門、科研機構、企業、智庫和國際組織的200多位嘉賓參加了會議。
“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我們成功落地諸多大型項目,包括電站、機場、國家體育場等,目前海上絲綢之路正在推動柬埔寨經濟復蘇并造福本地區。”柬埔寨環境部部長殷索萊說,海洋所面臨的挑戰是全球性的,這需要全球共同合作和努力來解決,“一帶一路”藍色合作倡議至關重要,將造福所有國家,造福子孫后代。
“中國和索馬里自明代以來就開展貿易,600多年前鄭和率領船隊到達索馬里的港口,帶來了香料和茶葉。今天索馬里與中國的關系和貿易是不可撼動的,而且越來越強勁。”索馬里漁業和藍色經濟部首席顧問哈桑·哈吉·易卜拉欣說,中國幫助索馬里發展海洋工業,幫助索馬里可持續利用海洋資源,我們要進一步拓展和加深同中國的合作。
塞舌爾指定部長兼漁業和藍色經濟部部長讓·弗朗西斯科·費拉里認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強調的是互聯互通,彰顯的是合作、團結的精神,這對于當前應對復雜的挑戰不可或缺。“我們認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在發展藍色經濟的各個方面都至關重要。塞舌爾的海洋生物多樣性豐富、資源稟賦優越,我們非常重視海洋科技的研究,期待同中國加強在海洋科學領域的合作。”他表示。
馬爾代夫當選總統特使穆罕默德·薩伊德表示,面對諸多國際挑戰,我們與中國的合作將成為希望的明燈。我們共同的海洋利益,不僅在經濟方面,還可以拓展到海洋環境保護、海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馬爾代夫將中國視為伙伴,共享合作機遇、共促海洋發展,我們的海洋合作將為本地區樹立榜樣。
非洲聯盟委員會前副主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咨詢委員會委員伊拉斯塔斯·姆溫查說,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上,很多人駕船給非洲帶來友誼,帶來文明。今天落實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對于海洋資源和海洋發展非常重要,這也是我們生計的來源之一,需要攜手努力,共同合作共享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