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18日電 題:港澳人士:發揮獨特優勢為共建“一帶一路”貢獻力量
新華社記者肖逸晨、羅鑫
“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我誠意邀請各位企業家來香港建立你們的‘一帶一路’辦公室。”17日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企業家大會上,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向與會者發出熱情邀請。
中國貿促會、國務院國資委、全國工商聯共同舉辦的“一帶一路”企業家大會,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舉行,共有1200余位代表參會。其中,來自港澳的代表們積極推介自身獨特優勢,邀約與會企業家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對香港在“一帶一路”建設中釋放的“磁力”,李家超如數家珍。他說,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也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作為亞洲國際都會,香港全力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企業提供高質量專業配套,包括項目融資、風險管理、國際法律和爭議解決、建筑工程、航運物流、創新科技等,讓企業得到有力支撐,大展宏圖。
從2017年到2022年,“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在香港設立的地區總部數量從83家增長到168家,年均增長超過15%;香港對共建國家的直接投資從700億美元增長到2021年的1200億美元,年均增長接近15%……李家超公布的一連串數據,有力印證了香港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參與者、促成者和受益者。
與會的香港總商會前主席夏雅朗是一名在港經商多年的國際商人,親身感受到香港優質的金融服務業、穩健的法律制度、與國際接軌的監管制度、有競爭力的稅制及有利的營商環境。“這些優勢使香港成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優質功能平臺,為實現發展繁榮的共同愿景作出貢獻。”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擴大了香港在全球的‘朋友圈’。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過程中,我們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可以將業務拓展到全球更多地方。”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說。
綠色金融、新能源、數字經濟……蔡冠深向記者列舉了近些年他關注的領域。“這些是香港的優勢項目,也是內地蓬勃興起的產業。香港和內地可以在這些新興領域強強聯合,助力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這也是香港的獨特優勢。”蔡冠深說,共建“一帶一路”不僅是經濟合作,香港還可以通過文化藝術交流促進共建國家人民“心聯通”。
企業家大會上,來自澳門的代表們也曬出共建“一帶一路”的亮眼成績單,并表示要以澳門優勢為共建“一帶一路”貢獻更大力量。
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崔世昌在大會上發言說,澳門工商界在特區政府帶領下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在提高旅游產業豐富性、中醫藥“出海”、構建數字合作新格局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
“未來要繼續促進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建設與‘一帶一路’建設有機結合,助力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發展。”崔世昌說。
2021年9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管理機構正式揭牌。目前,深合區邁入加快發展階段。澳門工商聯會會長何敬麟注意到深合區與“一帶一路”建設結合的巨大潛力。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是國家給澳門的政策,也是澳門的一大特色。這片106平方公里的土地,讓澳門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有了更多施展拳腳的空間。”何敬麟說,借助深合區,澳門工商界可以和更多“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企業開展合作,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澳門青年聯合會會長馬志毅則談起澳門青年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扮演的特殊角色。“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澳門青年帶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助力民心相通。”他說,許多澳門青年熟練掌握葡語和英語,可以在更多共建國家之間搭建起文化交流的橋梁。
“期待澳門青年利用自身獨特優勢,向‘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人民講好中國故事和澳門故事。”馬志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