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巴格達10月16日電 通訊:“我們再也不用擔心天然氣資源被白白浪費了”——中企承建天然氣處理廠助力伊拉克油田綠色發展
新華社記者董亞雷
“感謝中國朋友帶來的技術設備,我們再也不用擔心大量天然氣資源被白白浪費了。”在伊拉克南部米桑省哈法亞油田,望著夜晚燈光下熠熠生輝的密集管線和巨型塔器,伊拉克工程師納沙特·迪亞難掩心中的喜悅。
伊拉克蘊含豐富的油氣資源,已探明石油儲量位居世界第五,天然氣儲量第十二,油氣產業在國民經濟中處于主導地位。然而,由于加工設備投資大、周期長、技術難度高,伊拉克天然氣加工能力十分有限,各油田難以有效利用開采過程中產生的大量伴生氣。世界銀行今年3月的統計報告顯示,伊拉克每年浪費的天然氣量高達170億立方米。
2019年,以作業者身份運營哈法亞油田的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投資超10億美元建設哈法亞天然氣處理廠。該項目由中國石油工程建設有限公司承建,日前已順利完成機械竣工,預計明年上半年投產。
中國石油(伊拉克)哈法亞公司總經理方甲中表示,作為“一帶一路”中伊能源合作的典范,哈法亞項目是伊油田中第一個建設天然氣處理廠并實現天然氣綜合利用的項目。處理廠投入使用后,產出的天然氣可供電廠發電,既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又能緩解當地電力短缺問題,凝液、硫磺等其他油氣產品還可供銷售和使用。
哈法亞天然氣處理廠項目包括天然氣脫硫、凝液加工、硫磺回收和尾氣處理等13套工藝設施,整體設計采用世界領先的中國標準。作為伊拉克政府重點關注的綠色環保與民生項目,該處理廠占地50萬平方米,天然氣日處理能力達850萬立方米。
中國企業為伊拉克油氣產業綠色發展付出的努力得到了伊方的充分肯定。伊拉克石油部長哈揚·阿卜杜勒·加尼稱贊中企為解決伊拉克民生問題作出突出貢獻。電力部長齊亞德·阿里·法迪勒表示,該處理廠項目意義重大,建成后將有效緩解米桑省電力短缺問題。
“哈法亞天然氣處理廠是當地百姓期盼已久的關鍵項目。”米桑省省長阿里·杜埃說,發展天然氣工業、充分利用油田伴生氣是政府的優先事項,哈法亞天然氣處理廠項目實現機械竣工,是伊中能源合作的里程碑。
伊拉克石油部副部長阿里·馬里杰說,伊中能源合作成果豐碩,該處理廠項目將對伊經濟社會發展、民生改善和生態環境保護帶來積極作用。
迪亞對記者說,能在中企承建的油田項目中成為負責工程合同的伊方負責人,他感覺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中方建設者熱情親切,樂于助人,傳授給我很多經驗技術。作為伊拉克人,在中企承建的油田工作快七年了,我感到很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