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倫敦9月22日電(記者邢雪)21日,2023英國中小學中文教學研討會暨2023“漢語橋”中小學生中文比賽全英大區賽頒獎典禮在英國倫敦圓滿結束,200余名來自英國各地的英國師生歡聚一堂,共同總結教學成果,探討英國中文教學的未來發展。
“我很幸運遇見了這么認真負責友好的中文老師,而且我想,在場的同學們也跟我一樣幸運。”來自英國皇后瑪麗文法學校的學生托馬斯·沙瑪用字正腔圓的普通話代表獲獎學生發言,他在本次比賽中獲得了中學階段個人組高級別比賽的第一名,下個月,他將作為英國代表前往中國,“展望未來,我會繼續學習中文,繼續分享中文的魅力,中國和中國文化的豐富多彩。我們不只是在學習語言,我們拿到了打開新世界的鑰匙。”
據主辦方介紹,今年共有34所小學的402名小學生以及來自60所中學的240名中學生參加了比賽,是自比賽開展以來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
中國駐英國使館教育公參張晉在活動上表示,世界上有如此豐富的文化和文明,如果沒有機會去體驗和深入了解將會留下很多遺憾。今年,她參觀了一些當地開設漢語課程的學校。“在每一次訪問中,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當地教師和學生的熱愛和承諾,他們的熱情和學習漢語的決心,最讓我感動。”
英國教育部課程戰略、人文社科、英語、藝術及語言處副處長娜奧米·史塔伯在活動上表示,學習普通話能夠讓英國的年輕人加強與世界的聯系,增進相互理解,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優秀的中文老師必不可少。娜奧米·史塔伯介紹說,中文培優項目是英國教育部最為成功的項目之一,自2016年啟動以來,已有81所學校超過11000名學生受益于此項目,根據計劃,到2024年9月,英國將把中文培優項目推廣至100所學校,并在中學階段延伸,進一步鞏固孩子們的普通話學習。
英國教育部中文培優項目戰略總監杜可歆在活動上表示,漢語教學的可持續發展富有成果,回想過去的20年,當我們第一次與學校合作時,漢語是一門小眾的語言,在20年里,通過各方的努力與推動,學漢語已經成為主流。“中國能力的建設對于我們國家來說至關重要。年輕人的交流可以促進雙邊關系的改善,如今中國學生可以說一口流利的英語,那么英國的年輕人也需要說流利的普通話。這對于未來的世界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