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雅加達9月21日電 (記者曹師韻)9月13日至9月16日,由清華大學主辦、清華大學東南亞中心承辦的“清華幸福創業(Tsinghua Happiness Entrepreneurship)”印度尼西亞創新創業訓練營(簡稱THE Bootcamp)首期活動在印度尼西亞清華大學東南亞中心巴厘島園區開營并順利完成第一階段教學,共有37名印尼當地創新領域的優秀企業家、內部創業者、企業創始人和潛在創業者參加學習。
清華大學校長王希勤發表主旨演講。清華大學東南亞中心供圖
清華大學校長王希勤、印尼教育、文化、研究和技術部部長納迪姆·馬卡里姆、印尼巴厘省前副省長翠卡·蘇卡瓦蒂、佳通集團副主席、有一德公益基金會聯合創始人林美金、有一德公益基金會總裁丹多威·葉海亞、訓練營責任教授梅萌、清華大學東南亞中心主任劉震等出席了THE Bootcamp第一階段結營儀式。
王希勤在結營儀式上指出,近年來,中國同印尼關系快速發展,樹立了發展中國家聯合自強、團結合作、攜手發展的典范。清華大學希望在教育和研究領域與印尼開展高質量、高水平、全方位的戰略合作。清華愿同印尼一起攜手構建全球性創新創業生態中心,推動雙邊或多邊的創新創業交融互促,促進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打造更緊密的中印尼命運共同體,共建更美好的世界。
納迪姆·馬卡里姆通過視頻向訓練營第一階段成功舉辦表示祝賀。他提出創新是社會進步的動力,并介紹了近年來印尼教育系統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與創業精神等方面的改革舉措與成效。他表示,印尼創新創業教育領域正在走向一種全新范式,THE Bootcamp為印尼提高創新創業領域的教育質量提供了重要資源支持,通過培養創新創業人才,促進亞洲提高自身的經濟競爭力,為全球培養新一代技術人才和創新人才作出貢獻。
印尼教育、文化、研究和技術部部長納迪姆·馬卡里姆發表視頻致辭。清華大學東南亞中心供圖
翠卡·蘇卡瓦蒂認為巴厘島與中國的文化關系悠久,訓練營的舉辦旨在培養幸福、和諧和可持續的領袖和團隊,為巴厘島和中國的人力資源提質增效,期待通過訓練營的學習為兩國處在創業旅程中的企業家朋友們帶來幸福、喜悅、和諧和可持續發展。
印尼巴厘省前副省長翠卡·蘇卡瓦蒂發表講話。清華大學東南亞中心供圖
丹多威·葉海亞強調幸福與創業之間的深刻關聯,強調其作為創新和重大進展的推動力。他建議,成功的創業不應僅僅關注財務收益,還應將社區和環境的福祉置于優先位置。可持續創業生態系統的創建旨在培養幸福感,同時提供愉悅的學習環境,培養以激情和意志為動力的創業思維。
THE Bootcamp由清華大學提供資金支持,充分依托清華大學優質教育資源,聯合多方資源聚焦印尼創新創業人才成長。在訓練營第一階段的教學活動中,印尼海事與投資統籌部長盧胡特·賓薩·班查伊丹走進課堂與學員親切交流,清華大學教授、清華科技園創始人梅萌,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二十國集團創業研究中心主任高建,啟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張金生及其高管團隊,印度尼西亞知名風險投資家、BRI Ventures CEO Nicko Widijaja,東南亞獨角獸企業Grab印度尼西亞總經理Ridzky Kramadibrata等傾力授課。第一階段訓練營活動包括項目診斷、專題講座、創投沙龍、行動學習、沙盤演練、主旨演講等,內容從新企業創立、創新與創業思維、中國創新創業視角、企業投融資等多維度展開,讓印尼的創新創業者獲取創業需要具備的知識、資源,促進多方跨界交流和創新合作。
學員合影。清華大學東南亞中心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