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瓦那9月16日電 (國際觀察)哈瓦那峰會發出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強音
新華社記者朱婉君
為期兩天的“77國集團和中國”峰會16日在哈瓦那閉幕。峰會聚焦推動全球南方國家協調合作應對當前挑戰,呼吁全面改革國際金融結構,構建更包容、協調的全球經濟治理格局。
分析人士指出,“77國集團和中國”是發展中國家聯合自強、協調應對挑戰的重要平臺。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大家庭一員,始終致力于推動和踐行南南合作。中國理念和行動得到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高度評價,為全球南方實現共同發展注入動力。
2023年8月5日,在巴布亞新幾內亞中央省的一個村莊里,第12批援巴新中國醫療隊副隊長、新生兒科副主任醫師劉振球為當地嬰兒聽診檢查。從2002年起,中國連續向巴新派出12批醫療隊,為提高巴新醫療衛生水平、促進中巴新友好作出積極貢獻。新華社發(第12批援巴新中國醫療隊供圖)
團結合作共謀發展
此次峰會由“77國集團和中國”輪值主席國古巴舉辦,31個國家的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多名國際和區域組織負責人及116個國家的高級別代表團參加本次峰會。與會各國代表共同關注發展中國家面臨的挑戰,一致認為發展中國家應當加強團結合作,共謀發展出路。
峰會通過的《哈瓦那宣言》指出,當前不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帶來的挑戰,給發展中國家造成嚴重沖擊。宣言呼吁提升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決策機構中的代表性,推動構建更包容、協調的全球經濟治理格局。
巴西外交部負責多邊事務的副部長卡洛斯·馬爾西奧認為,此次峰會有助于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廣泛領域增強談判能力和發言權。
77國集團成立于1964年,是由發展中國家組成的政府間國際組織,旨在加強團結合作以加速發展中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國一貫支持該組織正義主張和合理要求。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同77國集團通過“77國集團和中國”機制開展協調與合作。
南非約翰內斯堡大學非洲-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戴維·蒙亞埃認為,在西方主導的國際平臺上,非洲和更廣泛的全球南方的利益沒有得到適當的考慮。印度尼西亞智庫亞洲創新研究中心主席班邦·蘇爾約諾指出,全球權力長期集中在霸權國家手中,發展中國家被邊緣化,西方國家對支持發展中國家發展經常說得多、做得少,這就是為什么發展中國家需要加強合作。
古巴國際政策研究中心中國問題專家愛德華多·雷加拉多說,中國始終在互相尊重、互不干涉、互利共贏的基礎上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中國積極維護發展中國家利益,帶動全球南方國家提升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推動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國際秩序。智利圣地亞哥大學學者瑪塞拉·貝拉表示,在單邊主義、霸權主義依然橫行的當今世界,中國為發展中國家在國際場合表達訴求、提高話語權提供了支持。
贊比亞魯西瓦西湖畔的少年兒童歡迎坦贊鐵路的列車通到他們的家鄉(1976年攝)。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數萬名中國專家、鐵路工人奔赴非洲,同坦桑尼亞和贊比亞人民攜手并肩,修筑了貫通東部和中南部非洲的坦贊鐵路。坦贊鐵路的建成,極大鼓舞了非洲人民,為各國民族獨立與解放事業發揮了重要作用,被譽為非洲的“友誼之路”和“自由之路”。新華社發
納入中國理念主張
此次峰會的成果文件《哈瓦那宣言》納入了多項中國理念和主張。宣言指出,有關各方應在共商、共建、共享基礎上致力于實現全球發展和共贏合作,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古巴國家主席迪亞斯-卡內爾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這一包容性倡議順應了建立新的公平公正國際秩序的時代潮流。
對于此次峰會上備受關注的中國理念,多國專家給予高度評價。古巴國際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何塞·卡瓦尼亞斯指出,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等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戰略相契合,有助推動各國發展繁榮。
埃及開羅大學政治學客座教授賈邁勒·扎希爾說,中國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和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都是在兼顧各國訴求和利益的基礎上,在互利共贏的大框架下推動國際合作。
蘇爾約諾認為,對發展中國家而言,發展是核心議題,中國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契合發展中國家重要關切,有助于拉近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距離,助力發展中國家發展。全球發展倡議立足于發展中國家的發展現實和長遠目標,以人為本,為發展中國家解決發展問題提供新路徑。
中國行動廣受贊譽
此次峰會上,非洲聯盟輪值主席、科摩羅總統阿蘇馬尼、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尼加拉瓜總統奧爾特加等與會領導人在講話中均表達了對中國以行動支持南南合作的稱贊和感謝。
中國向160多個國家提供發展援助,同150多個國家攜手共建“一帶一路”,同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共同推進全球發展倡議合作。此外,中國已成立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并將推出專項資金專門用于落實全球發展倡議,為發展中國家克服困難挑戰、實現共同發展作出新貢獻。
2022年11月5日,第五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踐行全球發展倡議 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分論壇在上海舉行。新華社記者王翔攝
古巴外交部多邊事務和國際法司司長魯道夫·貝尼特斯表示,中國倡導將發展問題置于國際議程的核心位置,樂于同其他南方國家分享發展經驗,因此得到發展中國家的廣泛支持。
扎希爾以埃及與中國的合作舉例說,蘇伊士運河經濟區是埃中在工業和經濟領域合作的一個好案例,這類合作將鼓勵對非洲國家的投資。中國是向埃及等非洲國家提供技術援助的好榜樣,蘇伊士運河經濟區是其他非洲和阿拉伯國家可借鑒的成功范例。
蘇爾約諾指出,中國長期以來向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不發達國家提供幫助,向許多國家傳授雜交水稻技術,培養大量農業人才,確保這些國家有足夠的糧食生產能力養活本國人民。中國將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整合升級為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并增加了基金規模,這將進一步促進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相比于一些西方國家,中國與發展中國家合作時不附加政治條件,因此與中國的合作受到發展中國家歡迎。(參與記者:余謙梁、鄭世波、姚兵、沈丹琳、卞卓丹、魯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