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2日電 也門沖突雙方達成的兩個月停火協議2日即將到期,盡管多方期待延長停火,但沖突方相關對話卻陷入困境。
這項停火協議于當地時間4月2日晚生效。據法新社報道,雖然停火期間沖突方互相指認對方違反停火協議,但暴力活動顯著減少。
在也門開展活動的30多個救援機構發表聯合聲明說,停火協議帶來“積極的人道主義影響”,比如在首都薩那國際機場重新開放商業航班使數以百計亟須出國治病的患者成行。
一架也門航空公司航班1日從薩那起飛,飛往埃及首都開羅。聯合國也門問題特使辦公室說,這趟航班搭載77人。這是6年來薩那和開羅之間首趟商業航班,也是停火協議生效后從薩那起飛的第7趟商業航班。此前6趟航班目的地都是約旦首都安曼。
受戰事影響,薩那國際機場2016年8月停飛商業航班。根據挪威難民事務委員會提供的數據,薩那國際機場在戰前日均接待6000人次旅客,商業航班停飛導致數以萬計病患無法出國看病。
停火協議還使燃料船得以進入紅海港口荷臺達,這有助于緩解薩那和其他地區的燃料短缺。
聯合國方面正在推動也門沖突方延長停火協議。不過,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琳達·托馬斯-格林菲爾德5月31日透露,雖然有關是否延長停火的對話沒有結束,“但似乎陷入困境”。
據法新社報道,停火協議要求也門胡塞武裝放松包圍塔伊茲市,但并未得到執行。塔伊茲市是西南部塔伊茲省首府,是也門第三大城市,由也門政府軍控制,但2015年以來該市大部分地區與政府軍控制的其他領土之間聯系被切斷,物資只能通過一條山路進入。
也門總統委員會主席拉沙德·穆罕默德·阿里米5月31日與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通話,討論落實停火協議問題。他要求古特雷斯進一步向胡塞武裝施壓,讓他們遵守停火協議,包括開放通往塔伊茲市的道路。
2014年9月,胡塞武裝奪取薩那,后又占領也門南部地區。2015年3月,沙特牽頭成立多國聯軍介入也門局勢,對胡塞武裝發起軍事打擊。聯合國數據顯示,也門戰亂已導致超過15萬人死亡,數以百萬計平民流離失所。(劉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