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家審計局日前發布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英國政府采購的防疫用品合同中,有超過1萬份存在問題,涉及金額達380億英鎊。相關用品還存在質量差、不適用或者存儲過期等問題,其中有0.5%至5%的合同涉及欺詐和采購失誤。英國媒體指出,政府抗疫用品采購中存在浪費和舞弊問題,不僅讓公眾失去信任,而且給防疫帶來阻礙。
報告顯示,英國衛生和社會保障部已采購的個人防護裝備中,失去使用價值的約39億件,占采購總量的1/10。另有36億件不適合一線醫護人員使用,15億件已經過期,分配到一線使用的物資僅占采購總量的55%。截至2021年11月,英國政府已為存儲相關物資花費了7億英鎊,每個月還要繼續支出700萬英鎊。由于調配不及時和出庫緩慢而產生的罰款,占存儲費用的59%。
英國媒體近期還披露,英國政府已和兩家廢物回收企業簽訂價值3500萬英鎊的合同,“回收”約2.3億件“因過期或不適用而報廢”的防疫用品。合同允許企業使用焚燒方法處理這批物資。英國政府相關人士在議會發言時承認,每月有大量防疫用品用于焚燒發電,“相當于裝滿576輛卡車的防疫用品被燒掉”。
英國議會下院公共賬戶委員會主席梅格·希利爾表示,政府每個月還在為存儲不需要的防疫用品支付高額費用,“即便公眾在疫情初期能‘原諒’政府應對不力,政府目前的舉動也讓公眾失去信任”。
疫情發生以來,除英國國民健康服務體系(NHS)原有的物資供應渠道外,英國政府為加快采購速度,引入所謂“快速通道”,供應商經政府、議會和醫療體系等機構高級官員和代表推薦,就可快速簽訂防疫用品供應合同。英國國家審計局報告發現,進入“快速通道”的供應商中有53%提供過不適用或不合格的產品。
據路透社報道,許多通過“快速通道”簽訂的巨額采購合同還存在裙帶關系、舞弊和巨大浪費。今年1月,英國高等法院判決,英國政府在疫情初期與兩家企業簽訂的個人防護裝備采購協議違法。時任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被指直接指定兩家問題企業,通過“快速通道”獲得政府相關采購協議。涉案企業提供的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用品存在標準不符、質量不合格問題,一線醫護人員無法使用。其中一家企業之所以能獲得供貨資格,只是因為其負責人參加了衛生和社會保障部采購主任岳父的八十壽慶活動。
英國國家審計局報告還指出,疫情期間,英國衛生和社會保障部未能“實施有效財務監管措施”,調整采購和庫存管理系統,“導致納稅人重大損失,并面臨被詐騙風險”。
英國工黨影子衛生大臣韋斯·斯特雷汀表示:“這種巨大的浪費不可原諒?!庇毩㈦娨暸_政治新聞主編羅伯特·佩斯頓認為,防疫用品采購中的浪費“令人驚愕”,充分說明英國政府在防疫物資準備方面,“沒有通過能力測試”。
(本報倫敦電)
本報記者 周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