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爆發后,埃及成為受此沖擊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埃及總理馬德布利說,俄烏沖突對埃及的影響比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得多,價格上漲特別是燃料和貨物價格上漲給埃及帶來了嚴重壓力。
雪上加霜,埃及經濟遭遇嚴重打擊
馬德布利表示,自2008年以來全球經濟經歷了多次危機,每當埃及開始從一場危機中復蘇時,新的危機就隨之而來。埃及當前正處于新冠疫情危機、通貨膨脹危機、供應鏈中斷危機和俄烏沖突危機的疊加影響下,埃及政府的韌性和能力正在經受考驗。
首先,俄烏沖突最直接地影響了埃及的小麥供應和旅游業。據統計,埃及約80%的小麥以及70%的葵花籽油進口來自俄羅斯和烏克蘭,戰爭導致的物價上漲和進口受阻引發了埃及對于保障糧食安全的擔憂。以小麥為例,其全球價格在危機爆發后的14天內上漲了48%,每噸超過100美元。通貨膨脹、物價飛漲,埃及政府不得不拿出大量外匯平衡物價。
此外,以往埃及美麗的海灘和冬季適宜的溫度吸引大量俄烏游客赴埃及過冬,占每年埃及海邊城市游客量的40%。危機爆發后,不僅客源中斷,到目前還有約17000名俄烏旅客滯留埃及。埃及政府出于人道主義考慮,主動為上述旅客提供了遠低于正常價格的酒店住宿和餐飲,僅20美元每天,并為他們延長旅游簽證提供便利,保證在危機結束前為該人群提供全方位保障。
其次,美聯儲加息和全球避險情緒導致埃及外資大規模撤離。美聯儲加息后,美元資產收益率升高,吸引全球資本回流,這對于埃及等新興市場國家來說弊大于利,不僅導致外資流出,還增加了償還債務的成本,加劇了埃及經濟的脆弱性。據路透社報道,自2月24日以來,外資流出埃及市場的總額已達30億美元。而在2020/2021財年末,埃及的外債總額比2019/2020財年末增加了11.6%,達到1379億美元。財政吃緊將成為埃及今后一段時期生存和發展的首要難題。
最后,美歐大規模制裁俄羅斯為埃俄合作蒙上陰影。埃及外交委員會成員拉卡·哈桑表示,美國希望埃及同俄羅斯保持距離,逼迫埃及放棄和俄羅斯的伙伴關系,但埃及和俄羅斯的關系很穩固,埃及政府仍然選擇保持觀望態度以平衡各方矛盾,順利和俄羅斯開展合作。3月2日,埃及常駐聯合國代表發表聲明說,埃及“拒絕支持不屬于多邊國際體制機制的經濟制裁,其依據是以往的經驗,這些經驗在過去幾十年中造成了嚴重和消極的人道主義影響,加劇了平民的痛苦”。
大刀闊斧,以發展求生存
為了吸引外資、提振經濟,埃及顯示出壯士斷腕的勇氣。2月21日,埃及宣布加息,將央行基本利率上調100個基點至9.75%,隔夜存貸款利率分別上調100個基點至9.25%和10.25%,以緩解俄烏沖突和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通脹壓力。當日,埃鎊對美元匯率大幅下跌,從前一天的15.7比1跌至當天收盤時的18.2比1,跌幅超16%,創下5年多以來的跌幅紀錄。
隨后,埃及兩大國有銀行推出了一年18%收益率的特別存款憑證。在埃及國家銀行做出決定后,過去幾天里,出售美元和其他外幣的數量均創紀錄地增加了300%,一大批客戶出售了美元的銀行存款,并購買了埃及鎊,以便從兩家國有銀行提供的一年期證書中獲得收益。據統計,兩家國有銀行這一周時間內吸納了超過3030億埃及鎊(約合165.7億美元),大大超出了埃及政府2500億埃磅的既定目標,為吸收經濟中的過剩流動性并抑制通貨膨脹、增加政府投資和收入提供了條件。
埃及規劃和經濟發展部部長哈拉·賽義德表示,實體經濟是國家發展的命脈,埃及正專注于擴大實體經濟的規模,政府的目標是將它們在經濟中所占的比例提高到35%。以農業為例,一項農業開墾計劃——圖什卡工程,正在上埃及的阿斯旺地區開展。項目計劃通過一個大規模的灌溉設施將10%的尼羅河水引入沙漠農場,將埃及的宜居土地從5%增加到25%,并發展農業生產,創造就業機會,吸引民眾在此定居。2021年12月,第一階段復墾完成,將進行第二階段復墾,完成后圖什卡土地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椰棗樹農場。到2025年,該地區的耕地面積預計將增加到100萬費丹(一費丹約合6.3畝),這將為國家節省約10億美元的小麥進口預算。
為了最大限度地發展經濟,獲取資金支持,埃及在處理與各國關系時選擇恪守中立。3月28日,卡塔爾副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與埃及外交部長舒凱里舉行會談,兩國外交部當天發表聯合聲明稱,埃卡雙邊關系“已恢復正常,并具有堅實基礎”。29日,埃及內閣表示將實施一攬子合作計劃,投資額價值50億美元。
30日,沙特阿拉伯宣布向現金緊張的埃及提供50億美元的援助。沙特國家通訊社說,這些存入埃及中央銀行的資金表明沙特阿拉伯“不懈努力”地支持埃及這個兄弟國家。
埃及《金字塔報》副總編輯塔里格·蘇努提表示,埃及應對俄烏危機的外交宗旨是保持中立,廣交朋友,獲取“金援”。埃及不希望在俄烏沖突、伊朗核協議等敏感問題上選邊站隊,而是采取了左右逢源的態度:一是積極參會,回應美、以、沙、阿等國的關切;二是拒絕對伊朗、俄羅斯等國發表實質性的損害言論或行動;三是化干戈為玉帛,與卡塔爾重修舊好,恢復了“兄弟般的關系”。其根本目的就是通過外交斡旋獲得實際的經濟投資利益,從而服務國家的發展戰略,這也是塞西政府一以貫之的外交思路。
幫助埃及度過危機,中企在行動
中國駐埃及大使廖力強表示,當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世紀疫情延宕反復,烏克蘭危機牽動世界,國際形勢更加復雜動蕩。面對動蕩變革的世界和前所未有的挑戰,各國都在探索應對之道和發展之路。在國際局勢不確定性不穩定性顯著上升的情況下,中國始終代表著穩定性和正能量,始終站在歷史前進的正確方向上。
在解決埃及迫在眉睫的糧食危機上,中國企業勇于擔當,切實幫助埃及民眾解決生活困難。今年2月,中曼石油同埃及政府合作,在埃及西部沙漠的錫瓦綠洲啟動深水井項目,旨在為當地老百姓提供充足穩定優質的水源。為此,公司考慮了埃及當地的特殊環境,發揮技術優勢,計劃開鉆兩口深度約1200米的水井,這填補了埃及深水鉆井的空白。中曼石油埃及分公司總經理李偉表示,中標后,為了讓埃及民眾盡快解決水資源短缺危機,公司快速組織,長途搬遷800多公里,動遷了一臺550馬力的鉆機執行該項目。此外,該區域存在上部地層嚴重漏失的情況,公司技術部結合集團的技術專家研究制定了相應的防漏堵漏措施,在較短時間內成功堵漏,并順利下套管封固了漏層。目前該項目進展順利,每天鉆井深度最高可到100米,預計在一周內就可以完工。
錫瓦村民哈桑介紹,此前,埃及政府在當地的水井多為淺水井,開采難度小,但是水質差、鹽度高,不僅不適于飲用,更會造成糧食減產。自從聽說了中國公司的深水井項目,他和全村人都翹首以盼,希望靠這口井走向幸福生活。為了表示對于中國公司的敬意,他還特意在項目開工之日代表全村人送來了一只羊。他激動地表示,中國企業為當地老百姓帶來了生活的希望和光明。
廖力強表示,當前,埃及正朝著建設“新共和國”的目標闊步前行,中國的穩定、發展與開放必將為包括埃及在內的世界各國提供更強發展動力和更多市場機遇。中方愿同埃方攜手并進,合力謀發展,一起向未來,堅定朝著新時代構建中埃命運共同體的目標邁進。
(本報開羅4月4日電 本報駐開羅記者 肖天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