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基輔當局而言,對俄軍品出口是為數不多的籌碼;而在莫斯科看來,烏東部地區的國防工業是一塊心病,更是巨大的誘惑。
烏克蘭東部局勢持續發酵,莫斯科的態度最有可能成為改變實力平衡的砝碼。盡管俄羅斯政府至今仍未介入事態,外界相信,克里姆林宮的目光不會只停留在克里米亞半島上。
事實上,從頓涅茨克到盧甘斯克,烏地方武裝和基輔軍隊不斷爆發暴力沖突的地區,也是該國國防工業的最有價值資產的所在地。蘇聯雖已瓦解多時,當地50多家工廠形成的軍工產業鏈仍在持續生產運輸機、直升機引擎和其他軍品,俄羅斯軍隊是其重要客戶。
恰如總部設在莫斯科的《國防簡報》雜志主編米哈伊爾·巴拉巴諾夫所言:“無論從軍事還是經濟的角度來看,收回烏克蘭南部乃至東部地區,對俄羅斯都非常有益。”
俄軍依賴烏克蘭供貨
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統計,過去4年間,烏克蘭是世界第八大武器供應商。同期,俄羅斯是繼中國、埃塞俄比亞和巴基斯坦之后的、烏國防產品的第四大買家。(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