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孫傳卿 張立華)“門前的小河里有魚,山上的林子里有鳥,青瓦白墻的祖屋冒著煙,鄰家大伯的笑臉透著和善……這里的一切讓我好像回到了時過境遷的老家。”近日,從西安來商南縣金絲峽景區觀光的游客李強說,這次帶上一家老小五口人逛完金絲峽,特意選擇在旅游環線上的美麗鄉村王家坡吃住。他還打算再多玩上幾天,陪家人一起感受這里那種久違的濃濃鄉愁。
采訪中,我們了解到,太子坪村農家樂的興起最主要得益于該村實施新農村建設后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目前,村上全面實現了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話、通電視“五通”及道路標準化、農戶庭院美化等“五化”,加上高達90%的森林覆蓋率帶來的新鮮空氣,一個以生態觀光和農家樂園為一體的旅游、休閑度假區已經形成。
“農家樂不但是吃住,還得能留住游客,讓游客有可做的和可拿的。我們打算開辟綠色農作物采摘園,坡地上種植經濟觀賞林,平地里搞種植養殖,建磨豆腐坊、釀酒坊,通過讓游客體驗采摘活動和傳統的手工藝制作,了解當地的一些文化習俗和發展歷史。”太子坪村“第一書記”段來林說,村委會班子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提出了為農家樂發展提供配套產業保障的規劃,并請規劃技術人員為村上做了“十三五”發展規劃。
金絲峽鎮把王家坡村民小組作為整個太子坪村的“心臟”中樞進行精心包裝和強力打造,把“一事一議”、危房改造、改廁改圈等5個項目進行捆綁,整合建設資金,集中“火藥”綜合整治王家坡農村環境,大力發展農家樂,培育文明新風,推廣和打造獨具特色魅力的“王家坡模式”。然后把“王家坡模式”復制到龍鳳灣、臥龍谷、御峰園、桃花島等五大農莊,再逐步延伸到小河流域的每個村莊,形成“一處一景觀”。
“太子坪村未來發展的方向是綜合性服務,創旅游示范村。現在游客來源已經不一樣了,有西安的、天津的、貴州的,甚至還有國外的。‘太子坪’這個名字本來就有一段歷史典故,下一步,我們要把自然風光與歷史文化結合,休閑觀光與農家體驗結合,特色餐飲與民歌演繹結合,努力打造鄉村游。那時,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可以游玩太子坪、吃住農家樂、采摘大農田、欣賞地方戲了。”金絲峽鎮黨委書記宋林宏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