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美麗鄉村商南縣金絲峽鎮太子坪村。(趙有良 攝)
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 (記者 馬澤平)前不久,在第九屆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上,商洛獲得“中國文化經濟活力城市”稱號。近日,國家旅游局網站公布“2014年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名單,我市商南縣金絲峽景區上榜,這是我省去年唯一一家挺進全國37家生態旅游示范區的景區。
短短幾年,商洛開啟了文化旅游發展的新篇章。一批高A級新興景區相繼建成開放,金絲峽、牛背梁、天竺山等,不斷豐富著最美商洛的秀麗表情;全省十大文化產業之一商于古道部分文化景區建成開園迎客,開啟了商洛人文旅游景區的先河;多處國家級歷史文化古鎮得到深層次挖掘,云蓋寺、鳳凰、漫川等古鎮散發著商洛的文化氣息;如雨后春筍涌出的美麗鄉村,商南任家溝、柞水東甘溝、丹鳳竹林關等綻放著美麗鄉村的青春活力。
近年來,我市不斷深化“秦嶺最美是商洛”品牌,狠抓大型文化旅游景區和旅游產業園區建設,金絲峽5A級創建通過國家旅游局資源評估,柞水溶洞創建為國家4A級景區,全市建成3A級以上景區16家。
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加快“美麗鄉村”建設的決定,在全省率先啟動開展“美麗鄉村”創建,已創建驗收“美麗鄉村”33個。成功舉辦了2014中國秦嶺生態旅游節和首屆中國環秦嶺公路自行車賽,全市接待游客突破3000萬人次,綜合收入153.29億元。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城鄉消費,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6.87億元、增長12.4%。
去年,商南縣依托金絲峽國家5A級景區創建工作,大力發展以生態旅游、休閑娛樂為主的現代服務業,加快了“智慧景區”建設步伐,完成游客中心電子商務系統建設。科學規劃景區開發建設,在金絲峽景區沿線精心打造“詩畫山水、古風民俗、產業風情、運動休閑、生態養生”5個美麗鄉村產業帶,實現傳統農業向休閑農業和觀賞農業轉型,讓農業與旅游業更好的融合發展。范蠡故園、文碧峰等景區建設快速推進,天鹿生態酒店建成運營。
文化的內涵決定著旅游的品位,是旅游業增強吸引力、感染力、競爭力的根本所在。我市圍繞文化強市建設目標,充分發揮商洛獨有的自然生態資源、歷史人文資源和地域文化資源優勢,牢固樹立文化經濟理念,堅持把文化和經濟有機結合起來,著力策劃打造了商于古道文化景區、陜文投商洛影城等一批示范帶動性較強的文化產業項目。
2014年9月,商于古道棣花文化旅游景區開園,到今年9月,景區內作家村、生態荷塘度假村,改造后的魁星樓、娘娘廟、戲樓等文化景觀,將很快與游客見面。商于古道文化景區實現從零起步、梯度推進、部分建成、開園迎客,彌補了我省春秋戰國歷史文化景區空白,創造了景區建設的商洛速度。省上一位專家對此評論說,其經驗對陜西十大文化旅游景區建設發展,起到了很好地引領示范作用。
我市繼開發商于古道文化景區建設項目后,正積極招商引資建設洛南金錢石開發招商項目、大禹川文化產業園區項目、鎮安北城生態園區開發建設項目、丹鳳龍駒古街開發項目、商南富水石頭城軍事旅游景區等十多個文化產業項目,以此助推我市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促進商洛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為幸福商洛建設提供良好的文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