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谷去皮)當丹江伸出臂膀,把溪流攬入懷中的時候,王山底河也像其它無數小河一樣,把自己裝扮得十分美麗,幸福的投入母親懷抱,流向大海。沿著河邊向北望去,巍巍王山,郁郁蔥蔥,藍天白云,陽光四照,把山底一片村莊映射得分外秀美。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去的王山底村。
步入王山底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新村大門。樸實無華、簡約大方正是山里人特有的生性風格,“做文明村民,創美好家園”的楹聯,喊出了農民的心聲,一句“為加快實現創建和諧新農村目標而努力奮斗”的標語,顯示出山里人改變命運、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和堅強決心。沿著村路緩緩向前,在青山綠樹之間,一幢幢整潔的民居若隱若現。寬闊的通村道路、清澈的小河、成蔭的綠樹,火紅的燈籠,讓人遠離城市喧囂,回歸靜謐的鄉村生活,一切顯得那樣的美好而幸福。
沿路而上,新村遞上了她的特制“名片”:路邊的文化墻、環境衛生制度牌、造型別致的節能路燈以和宣傳燈箱。燈箱上內容豐富而特別,“中國夢”這盞明燈,永遠照亮著人們的心;“文明、致富”這些話語,隨時激勵提醒著人們;“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婦”等先進典型,是人們向往、學習的榜樣;“鄰里相幫、環境治理”的要求,成了人們自覺的行為規范;更為有趣的是一句“有困難、找干部”的實在話,在村干部的照片及聯系電話的襯托下,把為民服務的承諾在這里體現的淋漓盡致。
隨著小河往前走去,寨墻般的護欄露出憨厚的微笑,忠實地站立岸邊,它默默看著那清澈的水緩緩流去,靜靜的聽著魚兒們在水里的歌聲,悄悄的想著那攔水壩用什么樣的力氣能讓水面平靜如鏡。此時,青山與碧水相映,藍天與白云相襯,水中游魚隱約可見,鴨戲水面蕩出層層漣漪,洗衣姑娘有節奏的棒槌聲,構成一幅絕無倫比的美妙圖畫,那山、那水、那人,這一切那么自然,那么美好,這就是天人和諧的最美詮釋。
一河清水向東流,兩岸民居展新姿。早在十多年前,王山底村人就邁出了新村建設的第一步。十年磨一劍,夢想成現實,如今的王山底,河岸兩旁道路寬敞,別具風格的農民新居臨路而建,整齊有序,路也自然而然成了街道。來之不易的新變化使人們更加懂得珍惜自己的生活環境,家家戶戶門前都擺放著封閉式的垃圾桶,每隔一定距離都建有固定垃圾池,每天都有專業保潔員打掃衛生,垃圾集中處理。環境優美,衛生整潔,山里人也有了自己的“低碳生活”。林蔭道旁,幾十位村民正在鍛煉身體,彎腰、踢腿,跳廣場舞;不遠處,孩子們在打著乒乓球,比球桌稍高的小身軀笨拙的有點滑稽,但是他們依然能贏得旁觀者的喝彩;茶余飯后,偶爾傳來的一聲秦腔古調,回聲蕩漾,良久不肯散去。
不知不覺間,我們走到了王山底村陜南移民新村小區,整齊漂亮的風格新民居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房頂琉璃在陽光照射下,燦燦發光,一盞盞節能燈像是一個個光明的守護神佇立在小區內,勤勞淳樸的村民在房前屋后的綠化帶里栽種了廣玉蘭、紫薇等風景樹木,當然也有青菜、西紅柿、茄子等蔬菜,這樣的綠化帶別致且富有生機。小區的正中間是一個廣場,這里是村里的大叔大媽最喜愛的地方,傍晚,他們在這里跳起了風靡的廣場舞,吼起了雄渾的秦腔,秧歌隊、舞獅隊也是這里的常客……村民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成了這個小廣場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
再往前就是雄奇秀美的王山了,它就像一位守護神一樣護衛著善良淳樸的王山底人民,王山的郁郁蔥蔥的秀美景色吸引了著名作家賈平凹、孫見喜登山并題字。王山腳下的王山底水庫養育著這個村莊,水面在陽光的照耀下泛著金色的碧波,偶爾還能看到魚兒跳出水面嬉戲。王山底水庫包容了王山的雄奇,靜靜的橫臥在那里,像一顆明珠鑲嵌在群山之中,為王山的雄奇秀美增添了一份別樣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