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西藏時,李勤選擇從青藏線原路返回,到達甘肅敦煌后,眼前的一片綠洲讓十幾天都行走在荒野戈壁上的4個人興奮了起來,他們又去了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等著名的旅游景點。
第二次進藏
第一次進藏后,李勤意猶未盡,覺得西藏絕美的風光他還沒有飽覽,于是又籌劃起了第二次。這一次,他計劃從西藏最東邊進藏,從最西邊出藏。原計劃3部車10個人,在西安8個人集結后,又在蘭州和兩個人匯合。他說,這一路上遇到的艱險,遠比第一次要多得多。
一行人走到甘南藏族自治州后,一位隊友出現高原反應,而這位隊友一開始并沒有告訴別人。走到川西阿壩州諾爾蓋縣時,海拔已是3600米,一行人看到諾爾蓋廣闊的大草原,個個心情舒暢,以為有輕微高反的隊友能扛住,沒想到第二天到達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縣后,隊友因高原反應強烈,不得不提前離開了隊伍,其他人則繼續往西藏前行。
離開馬爾康后,他們來到了色達縣,這里是甘孜州海拔較高、氣溫較為寒冷、自然條件比較差、以藏族為主的民族聚居區,也是藏傳佛教最大的佛學院喇榮五明佛學院的所在地。在這里,每天都能看見朝圣的人在虔誠地跪拜。“雖然這里食宿又貴又不好,但這里的人很純凈。”就像李勤說的,這里到處都是寺廟,金碧輝煌,信徒們來自四面八方,即使條件多么艱苦,這些人也能默默承受。來到這里的人,就算不信佛,也會被震撼,覺得心靈受到了洗禮。
離開色達,一行人繼續前往德格、昌都、林芝、拉薩。從珠峰大本營返回的時候,車壞在了海拔4700多米的高地,這下可急壞了李勤。后來,在藏民扎西的幫助下,他把車拉回日喀則修理,5個人擠一輛車,繼續往阿里前進。
在高原地區,人有高反,車也會出現“高反”。李勤說,海拔上了2000米以后,他們的車,喇叭經常會按著不響。在紅柳灘兵站經過一夜住宿后,他們一行又開始趕路。前邊的麻煩剛處理完,后邊的麻煩接踵而至,在路過一個叫黑卡大坂的海拔4600米的無人區時,車子出現了“高反”,無法正常行駛。
“在這里,我們遇到了幾個從湖北過來修路的工人,在他們的幫助下,我們一起用了兩天時間才把車修好。他們對人都很實誠,給我們管吃管住,走的時候我給他們錢,他們堅決不要,分手時握著他們的手,我感動地流下了眼淚。我們素不相識萍水相逢,他們能這么幫我,真的是好人。”
這一趟,李勤跑了26天,行程達1.3萬多公里,后來經新疆葉城、和田、且末、若羌,甘肅敦煌、河西走廊返回。這趟下來,讓李勤感觸最深的還是世上好人多。一路上,每每遇到困難,都會有不認識的人來幫他,而且不求回報,讓他很感激。
后來,李勤又去了一次西藏。西藏無限美好的風光,讓這個中年男人流連忘返。
行者無疆
除了三次西藏的經歷,李勤說,讓他印象最深的地方是新疆和四川。
2013年8月中旬,李勤和朋友一起坐火車到吐魯番,去坎兒井、交河故城、火焰山、葡萄溝游玩,還專門去了世界內陸湖最低點艾丁湖。隨后,又自駕從天山去伊犁。
在伊犁,李勤感受到了他鄉遇老鄉的親切,商洛老鄉又是幫著他們找旅館,又是帶他們去當地特色的哈薩克族餐館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衣食住行全都幫他們安排好。其中一個丹鳳老鄉在當地邊防連工作,還把他帶到中國與哈薩克斯坦交界處的霍爾果斯口岸界碑旁邊,讓他站在哨所上,遠眺與祖國接壤的哈薩克斯坦。
因為母親的老家在四川,這些年來,李勤去過差不多20次,每次去都讓他有不同的收獲。
生活中的李勤,也是個熱心人,通過這么多年的旅行,他也總結出了一些出門時的經驗,遇到有朋友請教他,他會很熱心地給他們提供攻略。比如,打算去西藏的話,防曬霜、墨鏡、大沿帽、沖鋒衣、藥品等都是必不可少的。他說,防高反最好的東西是紅牛,這個不能在有高反的時候喝,要在感覺不舒服的時候就喝,能很好的預防高反,還有克感敏沖劑,晚上睡不著覺的時候一喝,人就很舒服,既能防感冒又能助睡眠。再者,濕巾要必備,沒水了可以用它擦臉,還可以當便紙。方向感特別好的李勤,只要看一眼地圖,就能知道大概位置,基本上都沒錯過。他說,這算是自己的訣竅,目前,他已走了青藏、川藏、新藏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