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丹鳳縣打造“商于古道·棣花古鎮”景區秘笈(上)
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周文治 樊利仁 何 君 馮永發)這是一條發端于先秦,活躍于盛唐,延續至清末,道旁撒落了一地詩詞散文,曹植、李白、白居易、韓愈、柳宗元等名士騷客爭相吟詠,從歷史長河里淌出的文化之路。
這是一條彪炳著“四皓”遺風,傳承著商鞅改革精神,宋金在此鏖戰,收留了李自成,走過譚嗣同,紅二十五軍長征,中原突圍轉戰,從黑暗里追索黎明的革新之路。
從古都西安,越秦嶺,過商洛,出陜境,連接西北東南,貫穿神州大地。一條六百里的“商于古道”延續著古往今來。
為了抓住商于古道開發榮列“陜西省十大重點文化旅游景區項目”的機遇,處于項目核心區的“文化大縣”丹鳳縣率先而為,將“四大區域”開發中“棣花文化旅游示范區”建設與商于古道項目進行“并軌”,成功打造出生態文化高度融合、古典現代相互映襯,商于古道上的第一個新景觀——“棣花古鎮”景區。
丹江歡舞舒廣袖,鳳山敞懷迎嘉賓。而今,在又一個“十一”旅游黃金周到來之際,棣花景區已裝扮一新,以劈面驚艷之勢,翹首以待如期開園迎賓。
本文試圖對棣花古鎮景區的主要看點以及所蘊藏的內在美,做一揭秘式的解讀和推介。我們有理由相信,如果你到丹鳳來,美麗的平凹故里,絕對讓你不虛此行,定會不忍離去。
亮點精彩紛呈:“五大看點”拼接一場文化和生態高度融合的視覺盛宴
千畝荷塘碧葉鮮花遮天,西部花都芳樹競相爭艷,宋金邊城塞上風光再現,清風街上書香文化撲面,平凹藝苑讓人流連忘返。這便是丹鳳縣“棣花古鎮·印象陜南”的新情景寫真。昔日商于古道上的棣花古驛站,已日趨成為大秦嶺旅游版圖中的新亮點。
棣花鎮位于丹鳳縣城西15公里處,古時為“六百里商于古道”上有名的棣花驛,也是當代著名作家賈平凹的故鄉。“棣花古鎮”景區功能定位為“中國鄉村文化旅游目的地”。通過挖掘地域人文資源,注入文化元素,實施“兩街(宋金街、清風街)、一館(平凹文學館)一荷塘(生態荷塘)”和西部花都等新項目,復活棣花驛站、魁星樓、法性寺等老景觀,推進生態走廊、作家村、崖墓天街、采摘度假村等建設,以打造出歷史、人文、生態相互交融的新景點,促使丹鳳旅游業上檔升級。主要有“五大看點”:
看點一:西部花都——中國南北分界線上的花卉植物博覽園。由福建客商投資新建,集合南北花卉植物為一園,引入藝術化的培育工藝,使花木呈現動物、亭臺、回廊等獨特造型。實行苗木培育、銷售和休閑觀光一條龍服務,產業化發展,確保四季花常開,時時有花賞,讓人賞心悅目。一期工程包括百鳥園、紫薇園、櫻花園、芙蓉園、紅楓園、紅梅園、丹桂園、海棠園、玫瑰莊園和熏衣草莊園等“十大園”,以及生態餐廳、休閑茶樓和兒童樂園等項目。目前以栽植100多種花卉苗木800多畝。
看點二:宋金邊城——中國南北文化交融帶上的邊塞風情實景體驗地。還原南宋“割商界給金”歷史,啟迪昭示后世。在擴建宋金分界標志建筑二郎廟景點的同時,在分界河一側新建供游客休閑娛樂購物的商業街——宋金街。建筑融合當地的陜南民居風格,重現特色民俗、飲食和文化墻、照壁、景觀等宋金文化遺存景象。沿街商鋪銷售地方特產、旅游紀念品和陜南風味飲食品,并對商地民俗文化進行集中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