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于古道基礎上建成的312國道北側的陽城驛遺址上,建成了新陽城驛城堡,依托知青茶園,成為商南泉茗旅游度假園主景區。
通往闖王寨的山路,這里將建成旅客游覽路。
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文/圖 本報記者 劉少鴻 唐淑君 左 京)
若將古驛站比喻為散落在中華古老大地上的一顆顆珠子,照亮歷史璀璨的天空,那么在古陽城驛舊址上興建的旅游勝地商南富水鎮可以稱得上是商于古道上的一顆新星。陽城驛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唐時期為避著名諫議大夫陽城的名諱,改名避賢郵,后又改為富水驛。歷史上陽城驛是中原通往長安的六百里商于古道上的一個著名驛站,這里曾是無數名人墨客追求功名和實現夢想的必經之路,李白、白居易、韓愈、元稹等著名詩人在此留下了許多生動的故事和不朽的詩篇。同時這里也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漢劉邦曾在此筑城屯兵,時稱“漢王城”;明末農民領袖李自成,曾在此厲兵秣馬,娶妻生子,留下了一個傳誦后世的動人故事。而如今的富水鎮,攜帶古陽城的靈氣,在現代旅游之路上先行一步,為商于古道的開發積累了寶貴的成功經驗,散發著它奪目的熠熠光輝。
詩情畫意陽城驛
古陽城是商于古道上的重要驛站,歷代文人墨客從未吝惜自己筆墨,或言志或抒懷或描情或寫景,從不同的側面展現了古陽城的風貌。王維曾作《送李太守由陽城驛赴上洛》,詩云:商山包楚鄧,積翠藹沉沉。驛路飛泉灑,關門落照深。寥寥數語,道出了古陽城的地理位置、蒼茫閑適的山野風光。白居易路經陽城也曾題《宿陽城驛對月》:親故尋回駕,妻孥未出關。鳳皇池上月,送我過商山。抒發了游子在他鄉的孤寂心境。此外,《富水八觀》《金鐘山八觀》等詩作也都以優美的語言描述出了陽城驛的秀美風光。
但提到在陽城驛的留詩,絕不能繞過元稹的那首著名的《陽城驛》。唐元和五年(805)三月,元稹由東臺(今河南洛陽)御史貶為江陵(今湖北江陵)士曹參軍。元稹離京赴任南行經陽城驛,佇立館前,睹驛名而思已故之人,不禁肅然起敬,感慨落淚,沉吟良久,洋洋灑灑寫就這首長達800字的《陽城驛》。開篇即言:商有陽城驛,名同陽道州。陽公沒已久,感我淚交流。全文對陽公正直忠信、謙恭樸素、仁慈寬厚、克己惠人的高尚節操和品行贊嘆不已,甚至在結尾提到“我愿避公諱,名為避賢郵”,以建議改驛名表達其對陽公的恭敬崇拜之情。晚唐詩人杜牧過陽城驛時驛名已經變為富水驛,他作《商山富水驛》,“驛名不合輕移改,留警朝天者惕然。”意在言說改驛名并不能使社會清明,不改驛名也不會影響名臣的聲威。詩人工筆不同,觀點各異,但是都表達對陽城的敬重褒揚,對剛正賢者的渴望,對奸佞的憎惡鞭撻,都是借題抒發詩人所仰慕的“剛直奇節”。而陽城驛也因這歷史神奇的巧合得以名揚天下,更添了一筆詩情。
泉茗旅游度假園
富水位于商南縣城東10公里,與河南西峽縣西坪鎮相鄰,是陜西的東南門戶。如今站在位于富水鎮的商南泉茗旅游度假區南門廣場,迎面可見宏偉的山門上刻有“陽城驛”三個大字。商南縣委宣傳部宣傳干部孫傳卿告訴記者,此地正是商于古道上古陽城舊址,縣上成立闖王寨景區管委會,統一負責泉茗旅游度假區與闖王寨景區的開發管理工作,打造富水旅游名鎮。目前政府在景區已投資6500余萬元完成了大部分基礎設施建設,吸引社會資金上億元參與景區建設,帶動就業300余人,農家樂30余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