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景區東至串場河、西至新204國道、南至泰東河、北至向東河,地域面積約16平方公里,總人口1.5萬,西溪旅游文化景區的發展目標是:緊扣“文化鑄魂、融合創新、產業拓伸”的發展理念,形成文化傳承與生產發展互聯互動,通過水景空間的營造、生態環境的提升、文化底蘊的挖掘,建成集旅游度假、城市休閑、文化產業于一體的高品質旅游目的地,長三角極具特色的文化產業集聚區,力爭用3-5年時間,打造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和國家4A級旅游景區。
西溪景區由南向北依次分為三個片區:歷史文化休閑區、現代文化休閑區和生態旅游休閑區。其中歷史文化休閑片以千年古鎮西溪為核心,打造集海鹽文化、佛教文化、孝賢文化等為一體的人文景觀區;現代文化休閑片融合傳統藝術與現代文化,建設藝術傳播、精品鑒賞、休閑娛樂等設施;生態旅游休閑片以仙湖現代農業示范園為核心,建設現代農業展示、農業科普教育、農耕體驗觀光等休閑設施。
董永七仙女文化園建成董永七仙女雕塑、董賢祠、浮雕長廊、老槐樹、土地廟等景點,2010年12月,成功創建為國家“2A”級旅游景區。目前,在一期初步建成八個觀光點的基礎上,配套建設園內游步道、景觀橋梁等各類旅游設施,完善建設董永與七仙女傳說的二十四個景點,將董永七仙女的愛情文化挖掘放大。
泰山景觀大道全長277米,重點打造了一座宋代風格的牌樓,步行景觀道路面鋪裝花崗巖石材,道路兩側設置落地景觀燈和仿古路燈,為西溪景區平添了幾分雅趣。在道路亮化中遵照新建如舊、仿古配套的要求,充分彰顯了西溪古鎮歷史文化特色。
東臺市現代農業示范園,核心區總面積2000畝,以600畝人工湖“仙湖”為中心,分為現代農業展示區、高效園藝示范區和農業觀光旅游區等三大功能區,是人們體驗農耕文化、回歸自然和農業旅游觀光的理想之地。
西溪宋城項目,位于西溪景區泰山大道東側,按照“古鎮為體、文化為魂”的基本原則,突出宋文化主題,再現西溪古鹽鎮的歷史繁華,打造一座古典與現代、文化與商業為一體的宋代風格商業群。城中有晏溪書院、三相祠、鹽倉監、海陵客棧、古堡歌房、宋藝坊等。
佛教文化園以唐塔宋寺為核心,凝聚佛教文化集聚區,充分展示東臺佛教歷史,有海春軒塔苑、佛教廣場、泰山寺、廣福寺、三昧寺。
西溪古鎮已形成集旅游、生態、休閑三大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旅游區,正逐步成為城市建設的新亮點,歷史文化的新載體,休閑娛樂的新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