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普爾城內的建筑物,都漆成粉紅色。而外加的白色邊框,裝飾性極強,讓整座城市更顯曼妙。蓮花度假村,正是一片盎然綠意掩映中的磚紅色建筑。從古至今,真正的建筑本身就是藝術品。特別是這座將南亞次大陸傳統蒼穹形圓頂風格,與現代簡約氣息相結合的建筑,猶如一朵含苞的睡蓮。天竺國艾哈邁德巴德的建筑師Aniket Bhagwat主持設計的這整個建筑群,并不刻意做高,而是將結構線條進行延展拉伸,橫臥在這一方高低起伏的土地上,形成翠綠林木與磚紅墻身的鮮明對比。我覺得沒有比“睡蓮”更好的稱謂了。
蓮花度假村,套房包括紅寶石、珊瑚黃、祖母綠、青藍寶石四種選擇,那印象在回憶中最有味道,猶如一汪湖水中荷葉田田,蓮花亭亭玉立,固然出眾,而黃色、綠色、青藍的荷葉、蓮篷,色調都生機勃勃而不張狂。從窗子遠望,遠處的阿拉瓦力山脈,猶如畫框里的風景。住在這樣的房間,真可以說“溪正是廣長舌,山色豈無清靜音”——妙不可言中,我夢成為朵睡蓮。
素花無懼別艷欺:白蓮烏代浦爾
素花多蒙別艷欺,
此花真合在瑤池。
無情有恨何人覺,
月曉風清欲墮時。
這首《白蓮》,是唐朝詩人陸龜蒙的名詩之一,寫的就是:不可以為白蓮素淡,可以為眾芳所欺,因為這樣冰清玉潔的蓮花,只應天上瑤池有!
告別粉紅色的齋普爾,第二站就是拉賈斯坦邦的另一座城市烏代浦爾。相映成趣的是,這座城市因建筑物皆以白色大理石為主,故稱“白色之城”。公元728年建成的烏代浦爾城,1567年進入鼎盛時期。拉賈斯坦是印度的沙漠之邦,唯獨烏代浦爾多湖水,城內不少宮殿城堡都建在湖面上,需乘船才能到達。烏代普爾境內的三個大的湖泊,影響著氣候和灌溉系統。大英帝國時期,在Pichola湖上水壩的基礎上,當地的君主1746年在湖邊建造“湖上王宮”作為避暑夏宮。這座宮殿,宛如一枚白色大理石寶珠,鑲嵌在水面上。印度獨立以后,“湖上王宮”被改建成了豪華的酒店。有幸的是,這就是我在烏代浦爾入住的蓮花戴維閣酒店(DeviGarh by lebua)。
依偎在阿拉瓦力山臂彎里,戴維閣宮殿雖然是奢華酒店,但蓮花在基于保護文物的原則下,依舊忠實于當年的一景一貌。參觀宮殿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向我們講述著皇室家族在這里發生的故事。伴著歷史行走其中,仿佛腳踩的每一塊階梯,穿過的每一段門廊,都散發著古樸而靜謐的氣息,每一塊斑駁的痕跡也因而有了自己的生命。日暮時分,臨池而立,千湖有水千湖月,萬里無云萬里天。我又感受到,托著我們浮生如夢的,正是一朵白蓮。
蓮花在中國有深邃的文化淵藪。唐代將佛教立為國教后,蓮花備受人們敬愛。佛祖釋迦牟尼的家鄉盛產荷花,因此佛教常以蓮花自喻。《本草綱目》載:“釋氏用為引譬,妙理俱存”。佛國也指蓮花所居之處。也稱“蓮界”。佛經稱“蓮經”,佛座稱“蓮座”或“蓮臺”,佛寺稱“蓮宇”,僧舍稱“蓮房”,架裟稱“蓮衣”等等。蓮花圖案也成為佛教的標志。佛教的建筑、裝修、器物也都有蓮花圖案。
蓮花是佛教四大吉花之一,又是八寶之一,也是佛教九大象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