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探查避免家族疾病
美國,像茱莉一樣在進行致病基因檢測后采取預防措施的人并不少見,比安吉麗娜·朱莉更經典的一個故事,是布拉德菲爾德家族的故事。
這個家族的老祖母戈爾·布拉德菲爾德于1960年死于胃癌,自此以后,死亡的陰影就一直籠罩著她的子孫們。其7個子女中和18個孫子女和外孫女中,共有10人因胃癌或者疑似胃癌先后去世,她的家族就像是遭了“胃癌魔咒”。在致病基因檢測技術出現后,這個家族余下的人都接受了基因檢測,結果表明,他們中有11人攜帶一種家族遺傳性胃癌的突變基因,他們將有70%的幾率患上胃癌。
迫不得已,布拉德菲爾德家族的11名堂兄妹選擇了在自己還未發病的時候就將胃完全切除,避免了家族性疾病的再次發生,而這些攜帶致病基因的個體,如果在生育時進行孕期基因檢測,通過選擇性生育,將能徹底根除家族性胃癌在后代中的出現。
其實在國內,這類前沿基因技術也已有了實際應用,中關村有個華康基因研究院的研究團隊,已經與北京多家醫院成功研發出了一種致病基因檢測技術,并在臨床上對多種遺傳性疾病的檢測和預防進行了成功應用。
中關村華康基因研究院院長魏偉告訴記者,像茱莉所擔心的乳腺癌,是女性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發病的中位年齡為48歲,而且乳腺癌具有明顯的遺傳傾向,發病呈家族聚集狀,約20%到25%患者都是屬家族性乳腺癌。
魏偉告訴記者,對乳腺癌病人進行致病基因檢測,可以確定疾病的病因是否由于基因突變引起的,確定乳腺癌病人是否是遺傳病,對乳腺癌致病基因攜帶者家族成員進行基因檢測,可以明確家族其他成員中致病基因的攜帶情況,并能夠在發病前對乳腺癌提前發現。
基因決定是否可能猝死
曾奪得男子100米蛙泳冠軍的26歲挪威游泳選手亞歷山大·戴爾·奧恩,因為心臟驟停在美國去世;前遼寧隊一位24歲的球員,也因突發心臟病猝死……
事實上,這樣的悲劇在我們生活中也在不斷發生,好端端的人,怎么會突然死亡呢,其背后原因就是“心源性猝死”。據衛生部的統計,國內每年死于心源性猝死的人數約為54萬人,平均每一分鐘就有一人死于心源性猝死,位居全球各國之首。其中有17%的這類疾病患者在第一次發作時就匆匆離世,給個人、家庭和社會造成嚴重的負擔。
這類疾病發病率高,臨床表現兇險,其早期隱匿性強,使用現有檢測手段無法做到早期確診。而如果可以做到早期確診,臨床醫生對于該類疾病預防和治療的手段及經驗已經非常的豐富。另外由于該類疾病的遺傳比率高,猝死風險會伴隨基因在家族中一代代地悄悄傳遞。
在魏偉看來,“猝死”和單基因遺傳性心血管疾病有著密切的聯系。他告訴記者,據不完全統計,在所有高危猝死性心血管疾病中(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單基因遺傳性心血管病的猝死占了近三分之一。例如“肥厚型心肌病”為其中一類造成心猝死的疾病,屬于單基因遺傳性病,目前已發現該病的致病基因共有26個,只要其中任何一個基因存在缺陷,這類疾病的發生將不可避免。而“遺傳性心律不齊”,也是另一類導致心猝死的單基因遺傳病。
通過檢測與單基因惡性心血管遺傳病相關的所有已知致病基因,最大程度發現會導致發病的致病基因,這正是致病基因檢測技術的任務和目標,魏偉說,今后像猝死這類單基因疾病,完全可以通過致病基因檢測出來,做到提前預防。
惡性腫瘤一樣可以預知
安吉麗娜·茱莉為預防乳腺癌而進行致病基因檢測、布拉德菲爾德家族則為的是免受胃癌的摧殘,魏偉告訴記者,除此之外,其他能通過基因檢測進行發病前診斷的遺傳性惡性腫瘤還有不少,如家族性胰腺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家族性視網膜母細胞瘤、神經纖維瘤病I型、著色性干皮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