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發現世界最古老的烹飪用陶器
日本和英國研究人員11日報告說,他們對日本北海道和福井縣遺址出土陶器的焦糊痕跡分析發現,這可能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用于烹飪的最古老陶器。這些陶器屬于距今1.18萬年至1.5萬年前的日本繩文時代草…
來源: 時間:04-11 -
敦煌文化與華夏文明的傳播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西端,是絲綢之路上的文化重鎮。敦煌藏經洞出土文書多達5萬多件,保留有漢文、佉盧文、粟特文、突厥文、吐蕃文、梵文、于闐文、回鶻文、西夏文、敘利亞文、八思巴文等多種民族古文字資料,內容…
來源: 時間:04-11 -
華夏文明起源和繁榮發展的重要見證
中華民族是多元的,華夏文明是多源的。甘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資源寶庫,其文化資源綿延不絕,成為華夏文明起源和繁榮發展的重要見證和典型標志之一。…
來源: 時間:04-11 -
甘肅涇川又發現一處佛教造像窖藏
繼2012年底在唐代大云寺遺址邊發現一處大型佛教造像窖藏后,甘肅省涇川縣境內最近又發現一處佛教造像窖藏。負責現場考古發掘的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吳葒9日介紹,目前已清理出石刻、泥塑等造像…
來源: 時間:04-10 -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探尋祖先的蹤跡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世界上材料最豐富、最系統、最有價值的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遺址。早在1918年發現第一地點后,經1921年、1923年兩次發掘,發現了不少哺乳動物化石。特別重要的是,…
來源: 時間:04-08 -
科學家探討復活24種滅絕動物
近日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一次會議上,科學家們探討了復活已滅絕動物的問題,目前列入討論名單的包括渡渡鳥和白氏斑馬等24種已滅絕動物。研究人員說,由于恐龍DNA過于古老,他們十分確定不會出現現實版的侏…
來源: 時間:04-08 -
新疆立法保護北庭古城遺址
新疆近日開始實施吉木薩爾北庭故城遺址保護條例,這是繼交河故城之后,新疆再度立法保護歷史文化遺址。2006年以來,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倡導和推動下,中國與中亞有關國家開展絲綢之路跨國系列申報世界…
來源: 時間:04-03 -
河北滄州上百噸宋朝熔毀鐵錢幣成因待解
記者從河北省滄州市文物局了解到,在該市滄縣舊州鎮發現的上百噸宋代時期熔毀在一起的鐵錢幣,其成因有鑄錢說毀錢說錢庫說等,但由于史料沒有明確記載,至今謎底仍未…
來源: 時間:04-02 -
義烏發現距今9000多年的新石器遺址
記者28日從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考古隊員近日在浙江省義烏城西街道橋頭村發現一處早期新石器遺址。這一新石器遺址的發現,證明了至少在9000年前已有人類在義烏這塊土地上定居,比余姚河姆渡遺址還早…
來源: 時間:03-28 -
龐貝和赫庫蘭尼姆的生與死
殘缺的壁畫,燒成黑炭的桌椅,痛苦扭曲的人形。大英博物館3月28日至9月29日舉辦展覽,展示龐貝和赫庫蘭尼姆兩座被火山毀滅的千年古城曾經的樣貌。這一名為龐貝和赫庫蘭尼姆的生與死的展…
來源: 時間:03-28 -
房山古墓石刻遭盜損 警方已介入調查
近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伊桑阿墓石刻中的一座華表遭盜損,柱身被拽倒斷成三截。市文物局執法隊表示,已接到房山區文委匯報,目前警方已介入調查,案件正在偵破之中。近日有市民反映,位于房山…
來源: 時間:03-28 -
重慶慈云寺發現百余座僧侶墓群
重慶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對慈云寺進行了考古發掘,發現并調查了建筑群和僧侶墓群。重慶市文物考古所介紹,此次考古調查發現了大型臺基5進、石碑3通、各類題記8則、各類造像5尊、精美石構件9件及墓地3處。…
來源: 時間:03-27 -
海南三亞一村內挖出2萬余枚銅幣
海南三亞崖城鎮一村民家中日前因施工而挖出大量銅幣,數量略估計達到2萬余枚。記者25日前往三亞崖城鎮城西村委會實地采訪了解到,被挖出古幣的地方與城西村委會辦公大樓緊挨著。雖然事已過幾天了,但偶爾…
來源: 時間:03-27 -
首次發現古人類有巨頂孔癥
我國科學家在更新世晚期古人類許家窯(侯家窯)11號個體發現了罕見的先天缺陷病例——巨頂孔,這是首次在更新世古人類發現的此類病例。科學家們認為,這顯示更新世人類具有異常高的罕見疾病發病率,并…
來源: 時間:03-26 -
工地發現漢代古墓群 施工方竟回填繼續施工
正在施工的工地發現漢代古墓群及多件陶罐,施工單位不僅沒上報,反而和執法人員玩起了躲貓貓,將墓坑回填繼續施工。近日,發生在陜西渭南臨渭區的這起破壞文物事件,讓文物執法人員既痛心又無奈。…
來源: 時間:03-25 -
1.2億年前鳥類卵泡化石首次被發現
你見過動物化石、植物化石、蛋類化石,但是你見過卵泡化石嗎?3月18日,世界著名科技期刊《NATURE》雜志刊發了臨沂大學地質與古生物研究所所長鄭曉廷教授、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周忠和院士團隊撰寫的《…
來源: 時間:03-25 -
甘肅金昌發現國內首處塔龕懸葬遺跡
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境內日前發現一處存在大量西夏文化遺跡的塔龕懸葬遺跡,此次考古中發現的塔龕懸葬數量達53處。據考古專家介紹,這是我國境內首次發現的塔龕懸葬遺址。3月14日至17日,應金昌市有關方面邀請…
來源: 時間:03-25 -
鄱陽湖神秘水域首度確認發現沉船
今天(24日)上午,隨著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與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員從鄱陽湖畔的江西省星子縣駐扎點撤離,歷時一年半的我國首次內陸水域水下考古行動宣告如期結束。從2011年開始,國家…
來源: 時間:03-25 -
專家在岑溪發現九千萬年前大型柱狀節理地貌
廣西區域地質調查研究院地質專家近日在岑溪市大業鎮發現大型柱狀節理地貌。專家認為該地貌形成于約9000萬年前。大型柱狀節理地貌位于大業鎮以東約3公里的岑羅二級公路旁古萬村古萬頂,屬古萬村…
來源: 時間:03-25 -
英國巨石陣疑似公元前3000年貴族墓
矗立在英國索爾茲伯里平原上的巨石陣一直被考古學家認為是古人用來觀測天象的天文臺,而英國考古學家最近提出另一種說法,認為它只是一處古代墓園遺址。考古學家最新研究表明,巨石陣有可能是一處古代墓園,用于…
來源: 時間:03-22 -
最新考古發現“秦漢古橋”長達880米
根據最新考古勘探與調查,考古人員初步認定在西安市北郊古代渭河河床上發現五座距今2000多年的秦漢時期古木橋,其中規模最大的一座長達880米,堪稱絲綢之路第一橋,在中西方交流史上具有紀…
來源: 時間:03-20 -
內陸水域水下考古發現鄱陽湖神秘水域沉船
18日,中國首次內陸水域水下考古行動在鄱陽湖老爺廟水域展開。隨著4名專業考古潛水員浮出水面,揭開了一艘長28米、寬7米的鐵沉船的神秘面紗。這是在這片被稱為中國百慕大的水域確認發現的第…
來源: 時間:03-19 -
科學家發現10萬年前古人類罕見先天缺陷病例
我國科學家在距今10萬年前的更新世晚期古人類化石中發現了罕見的先天缺陷病例——巨頂孔。這項研究為探究更新世古人類絕滅的原因提供了新證據。這一成果發表在18日出版的國際學術期刊《公共科學圖…
來源: 時間:03-19 -
河南黃帝故里景區發現一清代浮雕龍紋石碑
河南省新鄭市在對黃帝故里景區東側改擴建施工中,發現了一塊清代石碑,碑首飾浮雕龍紋,碑文大部分清晰可見。記者了解到,這塊石碑已經被運回新鄭市博物館進行清理研究。據介紹,該石碑長約162厘米,寬5…
來源: 時間:03-18 -
最新考古證實1.5億年前遠古鳥擁有四個翅膀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目前,研究人員發現始祖鳥擁有4個翅膀而不是兩個翅膀的最新證據,來自中國的一支研究小組表示,始祖鳥飛行時更像是雙翼飛機,腿部的翅膀可提供二次推動力。…
來源: 時間: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