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安徽蚌埠一大型墓葬群出土多件珍貴文物
記者20日從安徽蚌埠市文物管理局獲悉,今年年初在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城關鎮大樓村一項目工地發現的古代墓葬,經考古專家搶救性發掘后發現,是一個涵蓋兩漢至唐宋古墓近60座的大型古墓葬群,最早的墓葬距今已…
來源: 時間:03-21 -
陜西考古發現西漢“官營”鑄鐵作坊
記者19日從陜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為配合楊凌古邰國遺址公園建設,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對法禧村及周邊區域進行了詳細系統的調查,發現了大量陶范、鐵渣等與鑄鐵相關的遺物,初步確認這一地點或應為邰城聚落的一…
來源: 時間:03-20 -
河北鄴城發現佛教造像 為當代同類考古之最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博士何利群19日下午在鄴城遺址北吳莊佛造像埋藏坑考古發現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這個埋藏坑共發掘出土編號佛教造像2895件(塊),造像碎片數千件,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出土數量最多的佛…
來源: 時間:03-20 -
山西平遙古城形制為“龜城”
坐落于山西省內的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有諸多看點,然而罕為外人所知的是,古城竟然還是一座龜城。俯視平遙古城,猶如一只巨大的神龜。六座城門象征龜的肢體,其中南門為龜首,南城城外兩眼井…
來源: 時間:03-19 -
英發現7世紀罕見“床葬”遺跡及黃金十字架
床葬遺跡中的逝者頭顱及陪葬的黃金十字架考古學家稱,他們發現的是一具7世紀青少年的骨骸據中央社報道,英國考古學家在劍橋附近發現了一處相當罕見的床葬墳墓,其中有…
來源: 時間:03-19 -
重慶發現四處先秦時期遺址與一處元代墓葬
重慶市文物考古所近日發現4處先秦時期遺址。重慶市文物考古所介紹,此次發現的4處先秦時期遺址包括2處新石器至商周遺址和2處商周遺址,進一步豐富了先秦考古學材料,對于認識和研究這一時期聚落環境與規…
來源: 時間:03-16 -
研究顯示牙形蟲有已知自然界中最尖牙齒
尖牙利齒是動物世界的重要武器,而牙齒尖銳度方面的冠軍很可能屬于遠古生物——牙形蟲。一項新研究顯示,這種動物的牙齒尖端非常銳利,僅有2微米,是已知自然界中最尖利的牙齒結構。牙形蟲是距今…
來源: 時間:03-15 -
加拿大驚現纖角龍兩個新種
基于加拿大阿爾伯塔恐龍化石資料,研究者建立兩個纖角龍屬(Leptoceratopsidae)的新種(Unescopceratops koppelhusae和Gryphoceratops morrisoni)。…
來源: 時間:03-15 -
科技“國際象棋”怎么下
當前,不少發達國家紛紛出臺和實施科技國際化戰略,并將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新興國家作為平等的合作伙伴。中國是最受關注國家之一。在這盤巨大的棋局中,中國該如何走好關鍵的一步?無法忽視的浪潮&ldq…
來源: 時間:03-15 -
研究發現剖腹產后自然生產風險高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發現,在頭一胎生產時采用剖腹產的孕婦如果試圖自然生產第二胎,生產風險會增加。《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卷》雜志13日刊登澳大利亞婦產科研究人員的這篇學術報告。研究人員調用澳大利亞14…
來源: 時間:03-15 -
希臘考古學家呼吁國際社會保護希臘文物
希臘考古學家協會14日在雅典衛城腳下舉行記者招待會,呼吁國際社會共同努力,保護希臘文物免受債務危機引發的緊縮措施之害。該協會當天正式啟動了保護希臘文物國際行動,其口號是:文物不會說話,但…
來源: 時間:03-15 -
河南洛陽發掘一處大型宋代官營燒窯遺址
河南洛陽一處大型宋代官營燒窯遺址發掘現場(3月13日攝)洛陽瀍河區新街與環城北路交叉口西北角一處大型宋代磚瓦窯址的發掘工作目前進入尾聲。2個月前,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員開始在這里進行發掘工作,…
來源: 時間:03-15 -
甘南藏區文物普查發現共有不可移動文物點499處
記者日前獲悉,根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最終核定的數據,甘南藏族自治州共有各類不可移動文物點499處。至此,甘南藏族自治州文物家底已經摸清。甘南州文物局介紹,除了499處不可移動文物點外,甘南藏區…
來源: 時間:03-15 -
英研究發現肉毒桿菌可治尿失禁
英國研究人員不久前發現,肉毒桿菌除具有人們熟知的美容功效外,還可用于治療尿失禁。在臨床試驗中接受肉毒桿菌注射的患者,每天上廁所的次數及尿液失控流出的次數都明顯減少,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英國萊…
來源: 時間:03-14 -
吉薩金字塔區6座古墓關閉25年后將重開
位于著名吉薩金字塔高地的6座古埃及陵墓在關閉約25年后,將于近期向公眾開放。埃及文物國務部長穆罕默德易卜拉欣13日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考察了吉薩金字塔區墓群。易卜拉欣說,針對上述墓穴…
來源: 時間:03-14 -
專家揭示億萬年前小型獸腳恐龍身上覆有羽毛
用收藏于北京自然博物館的一塊保存有精美羽毛的小盜龍化石標本,北京自然博物館館長孟慶金博士與美國科學家帶領的中美科研團隊再次揭示了一個不爭的事實——億萬年前的一些小型獸腳類恐龍身上覆蓋著羽…
來源: 時間:03-13 -
墨西哥群尸坑為千年古墓
墨西哥恰帕斯州檢察官辦公室發布聲明,先前在州內小城科馬拉帕發現的群尸坑是有大約1300年歷史的古墓地。這處墓地位于科馬拉帕附近一處偏僻牧場,靠近墨西哥與危地馬拉接壤的邊境。恰帕斯…
來源: 時間:03-13 -
令人驚訝! 翼龍竟成為馳龍盤中餐
馳龍肋骨下的一小片翼龍骨骼殘骸近日,科學家們對蒙古的戈壁沙漠中一具馳龍骨骼化石進行了細致研究,令人驚訝的是,馳龍的消化道中居然有翼龍的骨骼殘片。相關研究在線發表于《古地理學,古氣候學,古生態學》(…
來源: 時間:03-12 -
重慶北碚區峽防局舊址修繕工程完成
重慶北碚區峽防局舊址修繕工程近日完成,并通過專家組驗收。北碚區始建于明末清初,占地面積約1473平方米,前身是有著300多年歷史的文昌宮。1918年,這里設立了峽防營,負責清剿周邊的匪患。19…
來源: 時間:03-09 -
西安最新考古發現罕見唐代陶窯
記者從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獲悉,考古人員在近日配合基本建設過程中,意外發現了一處唐長安城墻外的陶窯遺址,其中一組六窯共用一個工作面的陶窯十分罕見,為人們豐富唐長安的認知提供了新材料。據了解…
來源: 時間:03-08 -
化石揭秘:人類祖先可能源自蠕蟲般生物
看到5億年前生活在海洋中細小蠕蟲的標本,人們絕不會想到這是與自己共享基因的生物祖先之一。但根據對一個世紀前在加拿大洛基山脈發掘的一塊化石分析,該手指般大小、被稱作Pikaiagracilens是包括人類的脊索…
來源: 時間:03-07 -
尼安德特人比現代人更早探索海洋?
尼安德特人可能是優秀的水手尼安德特人生活在30萬—2.4萬年前,一般被認為是現代人的亞種或近親。在2.4萬年前他們消失了,留下遍布南歐至西亞的手工制品、繪畫和生活遺跡。近期,一篇發表在《考古學雜志》(…
來源: 時間:03-06 -
中國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古老的巨型跳蚤化石
英國《自然》(Nature)雜志將于近日刊登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黃迪穎主持完成的中國中生代巨型跳蚤研究論文(該雜志網站北京時間3月1日凌晨2時刊載此文),此項研究讓人們重…
來源: 時間:03-02 -
西安發現唐名將郭子儀曾孫墓 壁畫仙鶴形態逼真
記者從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該院在西安城南發現一座晚唐古墓,墓主人為唐朝名將郭子儀的曾孫,墓內10只壁畫仙鶴形態逼真,十分珍貴。這處古墓是2010年到2011年的跨年發掘項目。西安市…
來源: 時間: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