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區域地質調查研究院地質專家近日在岑溪市大業鎮發現大型柱狀節理地貌。專家認為該地貌形成于約9000萬年前。
大型柱狀節理地貌位于大業鎮以東約3公里的“岑羅”二級公路旁古萬村古萬頂,屬古萬村曇黎組轄管地段,離公路邊約500米。在現場看到,這里原是個廢棄的采石場,在約30米高的山崖一側,裸露著一根根排列極為規整的大小差不多、且寬厚度約0.9至1.2米,長未知,已看得見的約30米的菱形石柱,迭層并列,連綿約有100米寬,兩邊菱形石柱向外稍有彎度,在中間約30米左右是稍為直線條,顏色為玉白色,蔚為壯觀,實屬罕見。
據古萬村村民彭張德介紹,這個點的背面,即道路對面也發現有這樣的形狀,估測直徑約1公里范圍的這一座山都會有像裸露出的菱形石柱。
廣西區域地質調查研究院有關地質專家經過實地考察和巖石鑒定,認為該柱狀節理的巖性為花崗斑巖,形成于約9000萬年前晚白堊紀。在晚白堊紀時,該地區屬地殼深部巖漿沿著垂直的通道向上浸入,在接近地表待噴發狀態下,巖漿等距離冷卻收縮,開裂成縫。火山噴發,形成了盆地火山巖,快速冷卻結晶后形成柱狀節理。此陡崖地貌,規模大,典型稀少。
據悉,目前除在云南省滕沖有1處這樣的地貌外,岑溪大業鎮成為全國第二處。我國云南騰沖、韓國濟州島柱狀節理地貌已成為著名的旅游景點。日前,岑溪市國土資源部門正采取措施,對這一地質遺跡進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