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趙成文教授講解復原過程。
《龍袍謎案》
新華網遼寧頻道12月8日消息(王軍趙闖)沈陽中國刑事警察學院教授趙成文最近成功復原了北京石景山“龍袍干尸”面貌,從而解開了清代男尸著龍袍、盤發髻等歷史謎團。
2006年5月,在北京石景山玉泉路某施工現場意外挖掘出一具清代干尸,男尸長1.73米、左腳長有六趾。此人下葬棺槨的棺頭上所載為:皇清誥授中憲大夫拙吾黃公之靈柩。由此可確定,干尸的身份為清康熙時期的“中憲大夫黃拙吾”,但專家尋遍《清史》,卻沒有發現任何關于黃拙吾的記載。
令人奇怪的是,按照清代官服制度,文官補服繡飛禽,武官補子繡走獸。中憲大夫為四品文官,四品文官的官服應該繡有鴛鴦補子。但男尸所穿補服上繡的卻是麒麟的圖案,這是一品武官才有的官服。不僅如此,還穿著“四爪蟒袍”和“五爪龍袍”。四爪為蟒,五爪為龍,此人不過是四品文官,卻身穿只有親王以上才有資格穿的四爪蟒袍和五爪龍袍。
另外,清代發式為前面坤發,后面辮子,而干尸的這種“發髻”發式與清規“剃發令”不符。
趙成文8日向新華社記者透露,為查明“龍袍干尸”的身份,參與破解“龍袍謎案”,他應邀前往石景山實地勘驗此具干尸并對干尸進行“肖像復原”。
趙教授首先分析了干尸頭頂推斷發際線的位置,經在計算機上放大觀察,干尸頭頂沒有留發痕跡,推斷死者生前應該遵守了清朝的剃發易服制度。趙成文將干尸復原年齡確定為50歲左右,這是一個可以較好反映出死者生前精神狀態的年齡段。從復原結果看,此人是一位文官形象,死亡時間可能是深秋。
經過多位專家從不同角度的考證,終于復原了石景山干尸的身世謎團:黃拙吾歷經明末清初,在清朝為官,不得已剃發易服。在清朝為官期間,因工作有所建樹,被封為四品“中憲大夫”,并得到皇帝賞賜的一品麒麟補服和“四爪蟒袍”。晚年黃拙吾因病臥床,彌留之際,滴水不進,臥床而亡,死后其家人將其發辮挽成發髻,依然保存明朝發式入葬,以示慰藉。
趙成文是中國著名的刑事相貌專家、痕跡考古學家。近年來,趙成文不斷探索和研究古尸復原技術,他運用刑事相貌學中的顱像還原技術,根據古尸的顱骨來還原古尸生前的容貌,先后復原的長沙馬王堆女尸、《西游記》作者吳承恩、樓蘭美女、清代香妃等古人的相貌,引起海內外關注。
500多具被切割得殘缺不全的尸骨
據英國《泰晤士報》12月7日報道,一個國際考古小組日前在德國一個新石器時代遺址上,發現500多具史前人類骨骼。他們發現,這些男女老幼可能都是被吃掉的,證實史前真的存在食人族。
研究人員發現,這些骨骼的肋骨都被刮得干干凈凈,舌頭被切下,頭皮被剝掉,而頭骨頂端也有被切割的痕跡。波爾多大學考古學家布魯諾·波爾斯汀分析了217具重新拼合的人類骨骼,他說:“我們在一些人類骨骼上發現被燒烤吃掉的痕跡。”
這些骨骼是在德國萊法州赫爾克斯村莊附近發現的,在被放到這些墓穴中之前,很多骨骼似乎都被咬過。這些人生活在距今7000多年前,屬于新石器時代早期的線紋陶文化。當時的人們,已經學會用斧頭殺死對方。自從這個古代遺址1996年開始挖掘以來,考古學家們一直對這些骨骼有著很多猜測。安德里爾·占比·蘭茲說:“最初的時候,研究人員推測,那里肯定發生過一場血腥屠殺。”波爾斯汀說:“我們有證據可以證明,這數百人都是在短時間內被吃掉的。”
到目前為止,只在法國發現過食人族的證據——距今6000多年前的6具人類骨骼,顯然是被史前食人部落吃掉的。波爾斯汀的發現,可能是食人部落研究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