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志記載,墓在高決橋陌西行一千四百步,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步,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四十三步,北回至墓明堂二百五十步。龍振山換算出一千四百步是1.74公里,據此畫出了曹操墓區示意圖。
“我在2003年確定曹操墓肯定在西高穴村。”現在的曹操墓地比他畫的墓地要稍微偏西北一些,兩者誤差在500米左右。
■說法
徐蘋芳:考古發現須學界公認
原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多次擔任“十大考古新發現”評委的著名考古學家徐蘋芳昨日表示,一項考古發現的確認,并不需要得到政府部門(如國家文物局)的認可,但必須要在學界形成共識和公認。
徐蘋芳介紹,考古發現的確立,不需要所謂確認程序。因為“考古是學術問題”。但“判斷錯了,是很丟人的,不僅是丟學術機構的人”。從曹操陵墓這一事件來看,如果判斷錯了,“就是給中國丟人”。
徐蘋芳認為,一項考古問題得到明確的答案,不僅要研究對自己有利的證據,同時也要研究那些對自己不利的證據。就曹操陵墓事件而言,“薄葬”傳統和某些史料都是有利的證據,但是從更加嚴謹的角度來看,由于曹操本人的主觀意圖就是為了迷惑后人,也會造成一些史料記載的不可靠。
此外,從學術的角度來看,徐蘋芳認為,“被盜多次的墓葬很難反映其學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