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行的2019飛騰生態伙伴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表示,面臨日益嚴峻的國際網絡空間形勢,要立足國情、創新驅動,解決芯片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問題。
芯片產業投資大、回報慢,是個“燒錢”行業,國內自主芯片產品結構長期處于中低端,中國芯片的自給率一直很低。此次大會發布了《飛騰安全架構規范PSPA1.0》,提出了自主的處理器安全平臺架構標準,定義了飛騰芯片安全相關的軟硬件實現規范,目前已在多款飛騰CPU(中央處理器)芯片實現。天津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竇強介紹,飛騰的芯片產品譜系很全,包括高性能服務器CPU、高效能桌面CPU和高端嵌入式CPU三大系列,分別面向高性能計算、高性能服務器、高效能服務器、桌面、嵌入式應用五大領域,為從端到云的各型設備提供核心算力支撐。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后來者”的國產芯片要獲得市場認可、亟待構建新生態體系。據了解,飛騰CPU基于開放體系的ARM架構,為構建生態體系打下了良好基礎。此次大會上,長城、聯想、浪潮、同方、曙光、紫光恒越等國內整機企業發布了基于飛騰芯片的計算機產品,涉及國內政務、企業辦公、云計算、數據中心、金融等多個領域。
“CPU是芯片產業生態的根本。”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中心副主任苗占祿認為,隨著CPU廠家逐漸增多,未來,這些系統轉向外網、互聯網后,會對產品穩定性、用戶體驗以及產業生態提出更高要求,國產芯片要實現更加密切的配合,才能共創美好未來。
在大會上,百度昆侖芯片總經理歐陽劍透露,旗下昆侖人工智能芯片正在適配國產飛騰服務器,做性能調優工作。騰訊云TStack首席架構師賀阮介紹說,目前,騰訊云平臺、容器平臺、政務微信、安全防范系統都已經成功遷移到了飛騰系統,此外,大量的數據庫、大數據套件也在積極做適配,爭取在2020年初完成向飛騰體系遷移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