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際科研團隊最近創建了迄今最詳細的大尺度宇宙模型TNG50。這一虛擬宇宙“芳齡”約138億歲、寬約2.3億光年,包含數萬個正處于演化中的星系,星系的細節程度與單星系模型中的相當。該模型跟蹤了200多億個代表暗物質、氣體、恒星和超大質量黑洞的粒子。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20日報道,這一模型擁有前所未有的分辨率和規模,使研究人員能了解有關宇宙過去的重要信息,揭示宇宙間各種曼妙多姿的星系如何演化為如今這般“模樣”,以及恒星爆炸和黑洞如何觸發了星系的這些演化。
研究合作者、德國慕尼黑馬克斯·普朗克天體物理學研究所博士后迪倫·尼爾森說:“我們在模型中看到了未明確編程到模擬代碼中的現象,這些現象以自然方式出現,來自模型宇宙基本物理成分的復雜相互作用。”
這些現象對于理解宇宙如何在大爆炸后138億年間變成如今這般“樣貌”至關重要。研究人員可在模型中直接觀測宇宙誕生不久后,從湍流的氣體云中出現的星系。他們發現,銀河系周圍很常見的盤狀星系在模擬中自然出現,且產生了內部結構,包括從其中央超大質量黑洞延伸出旋臂、凸起和條形。當他們將模擬宇宙與現實生活中的觀察結果比較時發現,星系的群落在數量上與實際情況吻合。
研究團隊稱,他們還遠遠沒有完成對模型的剖析。他們計劃公開發布所有數據,供世界各地天文學家研究這一虛擬宇宙。
研究合作者、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物理學副教授保羅·托瑞說:“這些模擬是巨大的數據集,我們可以通過剖析并了解其中星系的形成和演化來獲得大量信息。”
這一模擬由德國Hazel Hen超級計算機的16000個處理器連續運行一年多生成,是歷史上計算量最大的天體模擬之一。
TNG50是IllustrisTNG項目創建的最新模擬,該項目旨在通過構建大尺度宇宙模型,在不犧牲單個星系精細度的情況下,繪制出宇宙自大爆炸以來如何演化的完整圖景。(記者劉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