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臺灣手機產業發展早大陸10年,累積那么多年的零件與制造能力,如今僅剩宏達電(HTC)一家踽踽獨行? ”島內知名財經媒體人林宏文發問說,大陸廠商年輕、敢沖敢拼,大陸市場規模與商業運轉都跑得比臺灣快,“臺灣還HOLD的住嗎?”
有人難舍“心防”,有人追求雙贏
小米雖然獲準入臺投資,頭上還是被戴上了“緊箍咒”——不得從事網絡、電信機房設備、伺服機或核心網絡設備銷售業務,同時也要符合“營業秘密法”、“個人資料保護法”等島內相關規定。更有民進黨“立委”在“立法院”質詢時表示,臺灣人應該用臺灣手機。“大陸小米機在網路對臺銷售10萬臺,小米機軟體難道沒有置入性程序、遠距竊聽功能?”自然多數網友不買賬,表示這種言論太過牽強。
“這些天‘總統府’采購了6只華為的移動上網卡,又被‘立委’拿‘國安’理由吵得沸沸揚揚的。臺灣部分人有種思維,見到了大陸的東西,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罵。這不是一種理性行為。”馬思遠說,這種“心防”不但讓想象力超群的部分“立委”不爽,更讓想分享兩岸交流紅利的人不爽。
臺灣著名論壇PTT上面有網友指出,小米有相當一部分硬件產品由富士康代工生產。大陸眾多知名的手機品牌,幾乎都以臺灣聯發科做為主要芯片供貨商。為什么大陸容得下并歡迎鴻海和HTC,臺灣卻容不下小米?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目光短淺,在日前舉行的兩岸信息產業和技術標準論壇上,兩岸開始洽談5G未來標準的制定工作,眾多業界人士都認為,這是一個具備戰略制高點的產業標準合作標的。兩岸合作的雙贏之路,還是很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