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周一(21日)、周二(22日)漲停后,四川長虹(600839.SH)延續強勁走勢。今日午后,四川長虹逆勢上揚,截止發稿,四川長虹報2.88元,漲7.46%。樂視網(行情,問診)(300104.SZ)繼周二(22日)跌停后,今日再度跌停,午后破開有一定回升。
樂視有風險 長虹有空間
連日來,家庭互聯網概念熱度逐步提升,相關概念股都有亮眼表現也都引人關注。在這新舊勢力劍拔弩張的時刻,投資者對于長虹、樂視二者所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傳統家電企業互相PK的討論也到了白熱化的程度。國都證券(香港)分析師賀華平在一次在線訪談中,與投資者就“客廳爭奪戰”話題展開了討論,并指出“競爭+合作”可能是未來家庭互聯網生態的一大特點。
賀華平認為,大數據是家庭互聯的價值之源。在可見的未來,當各種類型的智能終端將不斷地出現并得到普及后,用戶的數據必定是海量的,終端將是數據收集的終端,對海量數據的挖掘、分析、利用將是下一個大課題,攜海量用戶個性化的大數據中心才是支撐未來整個家庭互聯網的核心。有投資者也指出,已經有一部分企業做出了部署,例如長虹與IBM合作大數據研究等等。
關于智能設備的操控問題,投資者也較為關注。賀華平指出,語音交互成智能化重要標志,但是在最核心的上游如智能語音芯片等,中國企業之前幾乎均采用國外的芯片或技術,一直依賴于國外企業。國內目前做得較好的幾家如長虹、TCL、海爾。
傳統家電企業積極擁抱互聯網
長虹等傳統家電企業陸陸續續都擺出了積極擁抱互聯網的姿態。對此,賀華平在訪談中認為是“形勢所迫,要不就被出局”。在他看來,一些傳統企業管理層的眼光已經看到了,方向也可取,下來關鍵看具體落實的層面。
與傳統企業相對,互聯網企業發展終端的模式一直被不少投資者看好。賀華平認為,樂視的模式、成本都有可取指出,這正是所謂互聯網企業的“基因”。
但是,在跟網友交流時,他也提到了一些潛在的風險。
一是服務能力是否足夠強。樂視、小米目前缺乏硬件研發生產的實體,更多是交給代工。潛在的隱憂便是:售后需要第三方硬件的代工廠家進行,進而這一個重要的客戶體驗及數據便可能流失。二是兼容性問題。用戶也許是希望有一個集成式的體驗。比如,用戶的手機是蘋果的,電視是長虹的,盒子是樂視的,這種情況下如何在各個系統構架下實現良好的互動和兼容,是個有待考慮的問題。
對于客廳爭奪戰中傳統企業和互聯網企業兩種模式孰優孰劣,賀華平并沒有給出一個定論。訪談中賀華平表示,客廳爭奪戰的成敗,對企業來說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用戶體驗和黏性。這兩種模式目前都有很好的前景,未來要看誰能把握好的入口。無論是小米還是樂視、創維、長虹,也許最好的格局是互聯網企業+傳統家電把家庭互聯網生態共同培養起來,各自從中找到合適位置和應有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