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放虛擬運營商牌照,被視為激活電信市場競爭、打破壟斷的重要舉措。5月17日《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方案》公布后,眾多渠道商、互聯網企業等紛紛遞交申請。近日,包括蘇寧、國美在內的十余家企業宣布與運營商就移動通信轉售業務簽署合作協議,這意味著距離首批虛擬運營商出爐又進了一步。
虛擬運營商明年5月開放業務
工信部5月17日下發的《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方案》指出,移動轉售試點的期限為兩年,獲得試點批文的轉手企業將可從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購買移動通信服務,重新包裝服務內容,以自有品牌開展移動通信業務。簡單講,就是虛擬運營商可以從電信運營商那里“批發”語音、短信、移動數據等移動通訊資源,重新組合包裝后再“零售”給消費者。
近日,蘇寧率先宣布與聯通、電信分別簽署了合作協議,蘇寧云商副董事長孫為民在自己的微博中寫道,“這是蘇寧申請移動通信轉售牌照的關鍵一步”。據了解,蘇寧在今年初即成立專門項目組籌備申請工作,并同步開展移動通信轉售相關計費、營賬、客服、信息安全系統的開發,經過資料申報、評審,最終與兩大運營商達成合作。
隨后國美也證實已經與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簽署合作協議。國美稱極有可能于本月底與中國移動簽署通信業務合作協議,蘇寧方面則表示與中國移動保持密切溝通,“最終蘇寧與國內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都達成轉售合作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事實上,最初有超過70家企業提出申請,經過多輪洽談后,運營商最終鎖定了三類企業,一是包括蘇寧、國美以及迪信通、樂語、天音等在內的渠道商,二是阿里巴巴、京東等互聯網企業,以及一些擁有行業用戶資源的企業。近期宣布已與運營商達成合作協議的共有十余家,合作方均為聯通或是電信,目前移動還沒有和任何企業達成合作協議。
不過,與運營商牽手并不意味著鐵定將獲得虛擬運營商牌照,還要等待主管部門最后的決定。下一步,三大運營商將根據各自的時間安排,將名單上報工信部或者地方通管局審批,預計11月底之前完成報批程序。有消息指,根據主管部門的統一規劃,牌照將于今年年底之前發放。明年1-4月為轉售商與合作運營商的系統對接期和準備期,預計明年5月開放業務。
屆時三大運營商長期以來盤踞市場的格局將被打破,消費者有可能使用蘇寧或者國美的號碼段、資費套餐以及家庭家電智能管理、個人金融業務管理、商務日程管理、個人生活娛樂管理等其他特色增值服務。
虛擬運營商的錢并不好賺
國家希望通過發放虛擬運營商牌照,激活電信市場競爭、打破壟斷。基礎運營商希望通過轉售企業的差異化開拓更大的市場空間。而對于蘇寧、國美等渠道商而言,移動通信轉售業務的好處在可以發揮自身龐大顧客群體優勢,通過個性化的套餐組合來吸引消費者,也可以借此促進手機、平板電腦等產品的銷售。
在孫為民看來,蘇寧線上線下優勢明顯,會員總數超過1個億,具有較強的客戶群體和對用戶購買、使用習慣的分析能力,在促銷活動豐富性、針對性上具有優勢,同時蘇寧還具備大量強關系企業,后續可針對企業用戶推出定制化服務產品。“蘇寧與三大運營商合作已久,早已從單純的產品銷售合作向互聯網時代多渠道、多業務合作轉變,強化渠道、運營商在通訊產業生態圈中的分工協作。”
但虛擬運營商的錢就真的好賺嗎?因為虛擬運營商是要從基礎運營商那里先“批發”移動通訊資源再“零售”的,批發價直接決定了虛擬運營商的利潤和可操作空間,業內人士指目前6-6.5折的價格并不夠優惠。虛擬運營商要與基礎運營商競爭,又要能共贏,需要瞄準更多細分市場,做定制化、個性化的業務,這對剛起步的虛擬運營商來說都是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