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宋喜群、通訊員劉曉倩從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蘭州分館獲悉,由該館祝忠明研究員團隊研發的中國科學院機構知識庫網格已累計采集和保存各類科研成果44萬余份,其中,可開放獲取全文的成果達到70%以上,成為國內最大規模機構知識庫群和最有影響機構知識庫網絡。
科學研究的產出是多方面的,除了部分成果以學術論文形式通過期刊、學術會議等較正式的學術交流渠道被公開傳播利用外,還有大部分成果不能得到公開合理利用和發揮應有的價值,并因基本上處于以部門和個人分散保存的狀況,隨著科研人員的流動和技術條件的變化,存在機構知識資產流失的風險。
針對這種狀況,自2008年起,由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部署,啟動了中國科學院機構知識庫網格建設計劃。該計劃由祝忠明帶領蘭州分館信息系統部團隊承擔總體框架及系統平臺的研發和應用,國家科學圖書館學科館員團隊負責面向研究所的宣傳推廣服務,研究所圖書館及相關團隊具體承建所屬研究所機構知識庫。經過5年多的發展,中國科學院目前已有100多家研究所建立了所級機構知識庫系統,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全院機構知識庫集成服務網絡平臺,覆蓋全部開放服務的研究所機構知識庫,提供全院科研成果的一站式檢索和發現服務。
該知識庫網格的建設有效地促進了中科院所屬研究所各類有價值的知識資產的系統收集、集中管理和長期保存,克服部門和個人分散保存的弊端和由此造成的機構知識資產流失,保障其持續共享利用;積極推動公共資金資助科研成果的開放共享,保障國家知識資產的自主保存和永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