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提“實名制”,網絡上總是會出現不少吐槽,認為實名會對個人隱私信息形成威脅。然而今年9月1日開始實施的電話實名制,卻沒有再度引發言論大激戰,雖然此次電話實名制對“新入網”用戶一刀切強制實施,但記者近日走訪時卻發現,不少廣州市民對實名登記不僅沒有抵觸情緒,甚至還有不少人叫好,難道此“實名”非彼“實名”?非也非也,只因情況已經起變化了!
運營商“來真的” 先登記后激活
今年6月,工信部下發的《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令第25號,以下簡稱《規定》),對電話用戶辦理業務要求提供真實身份信息進行登記。和2010年工信部宣布實施的移動電話用戶實名登記制度有所不同,此次《規定》將需登記真實身份信息的用戶范圍擴大到了所有電話用戶,除了移動電話用戶之外,固定電話用戶、無線上網卡用戶在新辦理入網、裝機、移機、開戶、過戶等手續時都需要登記個人真實身份信息。“就嚴格程度來說,和過去相比是大幅升級了。”戰國策首席分析師楊群表示。
除了登記范圍擴大之外,此次《規定》還對實施環節中涉及的電信運營商、渠道代理商的權責進行了明確劃定。根據《規定》要求,電信運營商要主動實施新用戶入網實名登記,并每年組織一次對電話實名制實施的自我檢查,不配合電信管理機構檢查的,將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在此要求的推動下,近日來三大運營商都積極地展開了落實實名登記的相關動作。
中國移動目前已經向全國分公司下發通知,要求各直營渠道和代理機構在為用戶辦理移動電話(含無線上網卡)開戶過戶等入網手續時,需進行真實身份登記。客戶在完成真實身份信息登記后,方可激活并辦理業務,做到“先登記后開通服務”。不僅如此,據記者從中國移動相關人士方面了解到,除了從9月1日起,已經流入渠道商手中但尚未激活的號卡,如果日后不進行實名登記的話將無法激活及使用服務。
其實不僅僅是中國移動,記者從中國聯通方面也獲悉,從9月1日起,聯通營業廳、授權合作社會渠道、網上營業廳等渠道辦理移動電話、固定電話、無線上網卡業務的新入網用戶也將只有在完成實名登記后方可正常使用通信服務,而對于尚未進行實名登記(含登記信息不完整、不準確)的老用戶,如不能及時進行補充登記,也將不能辦理過戶、補換卡等相關業務。
代理商被嚴管 不實名將被查處
“和2010年那次相比,這次運營商在執行《規定》的主動性上大大提高了。”針對目前移動、聯通等運營商出臺的實名制實施細則,楊群如此評價說。在他看來,在這一系列的措施中,“先登記后激活”的設定對代理商將會產生積極的引導作用。“電話號卡,尤其是預付費卡、無線上網卡等產品很多都是通過社會代理渠道銷售出去的,過去代理商為了能夠多賣卡,很多情況下都會對用戶不愿實名的要求妥協,而運營商在激活這些在渠道商手中的號卡又不是太嚴格,這形成了實名制推行過程中的漏洞。但這次新辦法出來,再想鉆空子就沒那么容易了。”楊群稱。
事實上,運營商落實新入網實名登記的決心還不僅于此。據記者了解,為防止社會渠道代理商在實施實名制時形同虛設,中國移動已經公開表示,歡迎媒體和公眾對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工作進行監督。對于未按要求執行實名登記工作的網點和渠道,中國移動將嚴肅處理,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中國聯通方面則稱,將加強渠道管理,將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和信息保護納入社會營銷渠道考核獎懲體系,強化對社會渠道的日常監督管理。明確要求各分公司不得委托不滿足真實身份信息登記條件的社會渠道開展業務,所有代理商須簽訂協議,明確責任,出現問題按相關規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