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微軟公司宣布以7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諾基亞手機業務部門,同時獲得諾基亞手機業務相關專利組合10年的使用權。對于諾基亞這個曾經的手機行業霸主而言,72億美元的價格算不算賤賣,業內對此爭議頗多。
認為諾基亞被賤賣的理由是,按諾基亞此前一天的收盤價3.90美元計算,其市值為146.10億美元,微軟72億美元的收購價不及其市值一半。以谷歌收購摩托羅拉手機業務的案例來做比較,兩年前的2011年8月,谷歌以每股40.00美元現金收購摩托羅拉移動,總額約125億美元,相比摩托羅拉移動股份的收盤價溢價了63%。
而以2011年的摩托羅拉手機與目前的諾基亞手機業務相比較,諾基亞更勝一籌。據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諾基亞銷售510萬部Lumia,比2011年的摩托羅拉手機銷量大好幾倍。
另外一個對比是,只在中國銷售,且銷量根本和諾基亞不在一個級別的小米,估值也達到了100億美元。以此來看,諾基亞如此的售價的確讓人無法理解。
不過反對者則認為,諾基亞現在走下坡路,而且跟微軟結盟已深,賣給微軟已成定局,這個價格其實很公道。昨天,記者電話采訪了電信行業專家、學者,以及對企業并購、企業危機管理有專項研究的學者,得到的觀點多傾向于后者,認為微軟72億美元買走諾基亞,很公道。
“不能與兩年前的摩托羅拉比”
北京郵電大學信息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曾劍秋:我不認為諾基亞是賤賣,72億美元已經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了。
坦誠地講,整個IT產業,包括互聯網和IT企業,在前面10年里,因為資本市場泡沫多種原因,股價都被高估了。諾基亞作為一個全球品牌,雖然它的輝煌現在還沒有企業可以超過,但這幾年股價一直下跌,所以當機立斷賣掉,是比較明智的。
首先,關于價格,不能把現在的諾基亞和兩年前的摩托羅拉作比較。時間點不一樣,做經濟分析的時候,我們講時間也有價值。摩托羅拉是在全球泡沫比較濃的狀況下賣掉的,現在市場已經轉向客觀地看企業價值了。也不能跟諾基亞自己之前的業績比,這就好比一個人,年輕的時候身強力壯,到了中年有知識有文化,但老年之后就不行了,這是一個規律。對現在的諾基亞來說,72億美元是一個合適的價格。
其次,一個企業的股價高并不表明就真有這個價值,最終價格都要落地。
第三,收購價格都是談判出來的,就像在市場買菜,賣的人開價一塊錢一斤,買的人還價8毛錢一斤,最后9毛錢成交,雙方皆大歡喜。成交價格只要是雙方滿意就可以了,沒有絕對的高低貴賤。
另外,微軟收購諾基亞的本質是要聯盟。現在市場仍充滿可能,從最新的形勢看,蘋果出現了下坡,谷歌安卓的問題也暴露無遺,Windows Phone還有機會。從這個角度看,價格是次要的。
“在走下坡路的企業難免縮水”
飛象網CEO項立剛:我認為這個價格比較合適,因為這是在企業走下坡路的時候賣掉,難免會有些(資產)縮水。這從小米的例子就可以看到,小米的發貨量和諾基亞還有很大差距,但估值都到100億美元。這跟企業的發展勢頭相關,諾基亞現在的勢頭不好,容易縮水。
和摩托羅拉相比較的觀點,忽略了一個問題。當年摩托羅拉移動是整個公司全部收購,而諾基亞現在是只收購了一個部分,還有地圖和諾西兩項業務。第二,在專利方面,當年摩托羅拉的專利也是被全部收購,而諾基亞是授權微軟使用,從理論上,諾基亞的專利還是諾基亞母公司的。這之間有很大區別。對向摩托羅拉和諾基亞這樣的企業,到最后最核心的資產就是專利。所以,72億美元是比較合理的。
另外,當一個企業往下跌的時候,尤其是處于虧損,不可能找回盈利的狀態,新雇主是要面對補貼虧損的壓力,要承擔風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