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3下半年,全球PC市場的境況不妙,連續多個季度的銷量下滑讓“PC已死”的呼聲越來越高。對于PC芯片巨頭英特爾來說,這可不算是一個好消息,因為PC銷量的減少就意味著PC處理器將會越來越難賣,沒有安身立命之本,英特爾的未來是否也會很暗淡?對此,英特爾中國區總裁楊敘上周在深圳接受記者給出的看法恰恰相反,在他看來,隨著產品形態的不斷創新和應用體驗的一致性要求越來越高,未來人們對計算能力的要求還將不斷增長,而增強計算能力恰恰是英特爾的強項,所以未來英特爾的機會不是變少而是會變得更多。
PC創新漸入佳境 二合一是方向
楊敘表示,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近年來的快速發展證明目前用戶推出移動互聯設備的形態和體驗有著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最開始人們使用鍵盤,現在開始采用更多的方式進行人機交互,比如說觸控、聲控,未來還會有臉部識別、動作捕捉,使用模式將會層出不窮,這將對是設備的計算能力要求越來越強。”
不僅如此,楊敘還指出未來隨著設備類型的增多,人們對于體驗的一致性也會有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說在手機、平板、電腦甚至電視等不同的產品上要求有一樣的體驗,這也對底層芯片的跨平臺能力提出了要求。“英特爾恰好能針對的不同計算設備提供大跨度很大的計算能力,我們有針對服務器的安騰、至強,也有針對PC的酷睿,還有適用于平板和手機的凌動。”楊敘稱,這種跨平臺的計算能力是英特爾最寶貴的財富。
不過他同時也承認“PC需要創新”,尤其是在產品形態上未來要更加強調體驗內容、消費內容,因此“我們推出了超極本,這是一個創新的標桿,今天我們推出PC、平板二合一的超極本則是更進一步。”楊敘稱,PC對于用戶的重要性并沒有被手機、平板所取代,但形態的確需要創新,而二合一的產品形態將會是未來英特爾推動的重點。
進軍移動市場將是“一場馬拉松”
除了在PC市場推動新的形態創新之外,積極布局移動市場也是英特爾兌現其計算能力跨產業覆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這方面的工作,楊敘表示:“過去兩年,在手機的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去年是證明的一年,就是證明我們這么強的計算芯片同樣可以做到低功耗,這已經實現了。但是我們還需要加強集成度,因為集成度不加強的話,整體系統成本難以降低。所以未來我們集成度加強了,系統成本降下來了,那就是英特爾全面發展的時候。”
對于進軍移動市場,楊敘直言將是“一場馬拉松,要看誰的后勁強”。這方面,楊敘對于英特爾的信心頗足,“我們的制造工藝全球和研發能力全球領先,一定能夠成功解決系統高集成度的問題,把成本降下來,這樣我們就會有更大的競爭力。”據楊敘介紹,今年年底,英特爾就將推出全新一代移動芯片平臺,它采用名為Silvermount的微架構,針對手機,針對平板而設計的。和上一代產品相比,新架構芯片的性能提升了三倍,但功耗只有五分之一,且能夠同時支持Windows和Android系統,“這將會成為英特爾進軍移動市場的重要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