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讓水稻制種不再“嬌氣”地挑剔溫度,第三代雜交育種技術在產量上也有突破。從實驗樣本數據來看,利用第三代雜交育種技術培育出來的水稻與目前產量最高的水稻相比,一株最高可提高50%的產量。
“今年秋天我們在江蘇、湖南兩地的試驗田收割時,采用第三代雜交育種技術大田生產的畝產量增產數據也就出來了,相信會看到一個鼓舞人心的數字。”鄧興旺充滿信心地說。
據悉,該技術今年已經遞交了最后一輪的論證實驗申請報告,最快到2016年,這種在種子領域通用的技術就能實現(xiàn)產業(yè)化,可以幫助中國的育種業(yè)準確地培養(yǎng)出高產、抗逆境的新后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