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從今年1月初剛完成機上局域網航班測試的海南航空獲悉,其空地聯網測試飛行也于近日完成。這是國內航企航班上首次啟動空地聯網。
啟動測試飛行的是2月1日“北京-西安”HU7137航班。旅客在飛機平飛后,除手機禁止打開之外,均可打開手提、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連接上網。這一測試航班全程飛行2個小時,上網時間約1個小時10分鐘。海航隨機測試技術人員告訴記者:“測試上下行帶寬達到12M以上,信號穩定,實時視頻會議、微信聊天、發微博、收發信件、玩游戲、網上支付等效果比較順暢。”
海航信息部技術人員介紹,飛行上網系統是利用機載設備同地面基站建立網絡鏈接,旅客可以通過機艙無線局域網接入互聯網。海航的飛行上網系統除了為旅客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之外,還能在航空飛行領域提供高帶寬專業通信服務,并為飛行中的飛機提供30Mbps的寬帶無線數據傳輸通道。
海航稱,在通過民航主管單位的資格驗證后,其將于近期啟用這架可在空中實現真正上網的飛機試運行飛行。記者獲悉,目前國內機型上網主要技術是4GLTE,而國外航班運用2GCDMA較為廣泛。
>>解讀
空地聯網具顛覆性
民航專家綦琦說,目前國內航企空地聯網的推出與國外相比較滯后,這一服務的推出將徹底改變機上娛樂模式以及工作模式。空地聯網技術對我國已不是難題,但由于實時上網(乘客)有可能會不經意泄露一些飛行數據,因此航班安全是當局審批時考慮的主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