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還是收費?
WLAN用戶體驗不如有線網絡好,收費用戶并不買賬,如果免費,運營商的成本壓力太大,這是兩難。
中國移動的地市公司也有一些嘗試,比如廣東移動已經推出了“3G-MiFi”無線上網卡,有30元每月包300小時等4個基本套餐,相當于使用WLAN網絡每分鐘不到0.002元。
北京移動確定WLAN標準資費為0.05元/分鐘,分別制定了包時長和包流量的套餐,如果是包月套餐,收費標準為30元/月包15小時;50元/月包40小時;100元/月包200小時。但北京移動目前以體驗為主,以動感地帶11元套餐為例,套餐內每月贈送1200分鐘的WLAN上網。
從2012年中國移動上半年的財報來看,承載著PC/手機的互聯網數據業務的WLAN,并沒有顯現出對中國移動無線上網業務收入提升的大力幫助,流量同比激增293.2%,但收入占比增長僅有2.5%。
收入增長乏力,應對之策只能是降低建設和維護成本,設備采購低價低質,造成WLAN用戶體驗不好,如此一來,形成了惡性循環。
對于WLAN的現狀,有中國移動員工也很擔憂:“中國移動WLAN本來就不贏利,再加上明年啟動4G建設,WLAN為期兩年的泡沫即將過去。”
何去何從
“WLAN曾經在開始的一段時間里,總部和各省思路還是比較一致的,后來想插手的人多了,反而沒人管了,更不要說統一思想認識了。”有中國移動的員工這樣說。
中國移動研究院的內部人士向騰訊科技指出,中國移動的WLAN戰略并沒有改變,始終在推動。但在四網協同戰略的執行層面,各省公司所押的寶各有側重,有的省份押WLAN,比如山東和山西。有數據顯示,河南、山西、山東熱點覆蓋總數接近集團總數50%。在全國大多數地區,缺乏WiFi熱點。也有的省份押TD-LTE,比如浙江省。
“這是戰略層面和執行層面的兩個不同。”該人士指出。
目前在中國移動各省公司中,WLAN網絡規模最大的是山東。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山東移動在全省已經建設80多萬個WLAN接入點,熱點區域達到4.3萬個。
而另一個大省浙江則選擇了押寶基于TD-LTE的4G網絡。浙江杭州市是最早進行TD-LTE試驗網的城市之一,今年3月30日,在B1公交車等地向公眾開放TD-LTE體驗網絡。到今年7月,杭州TD-LTE累計開戶用戶數已接近2000個,累計當月活躍用戶百分比近70%,平均單用戶流量達到2.5GB左右。目前,杭州現已基本完成了4G網絡的全城覆蓋。
4G網絡的快速臨近無疑對中移動無線城市計劃形成了威脅。
今年,中國移動制定了無線城市“五+十+百”的發展目標,即用戶總數達到5000萬,集中拓展應用的聚合信息總量超過10億條,新增WLAN AP超過140萬個。這一目標能否實現呢?
“個人覺得想搞就能實現,關鍵是能不能收回成本,并起到分流、提高客戶感知的作用。”陸濤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