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北、鄂西南等地連遭“砣子雨”襲擊,并引發局地山洪災害,15萬余人、12萬多畝農田受災。
據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發布信息,7月4日8時至5日14時,湖北梅雨第三場降雨來勢猛,鄂西北鄂西南十堰房縣、襄陽保康、神農架林區、恩施利川、宜昌興山等21縣市發生暴雨,其中最大日雨量為巴東縣149毫米。
此前,6月30日8時至7月3日20時,十堰鄖西、襄陽保康等7縣市以及鄂東的黃岡蘄春普降暴雨。水文部門分析,這些地區發生的較強降雨,具有明顯的“砣子雨”特征,其特點為影響范圍小、局地強度比較大、雨帶移動迅速、大多為一日暴雨。
目前,雨區在鄂西北、鄂西南擺動,仍顯現為一日暴雨特征,雨勢轉弱。
據防汛部門初步上報,由“砣子雨”引發的局地山洪,已致使十堰、襄陽、神農架林區、恩施、宜昌5市州的11縣市15.4萬人、12.6萬畝農田受災,倒房310間,受損河堤48處、塘堰26口。
據了解,為應對砣子雨,有關市縣、林區防汛部門及時轉發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加強應急值守,隨時掌握雨情水情工情災情等方面的信息,有針對性地進行了抗災分類指導。十堰房縣、恩施巴東、建始3縣共計組織臨時避險轉移430人,保障了群眾生命安全。(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