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春夏連旱,新疆最北部的阿勒泰地區遭遇旱情,在烈日和高溫天氣的烤炙下,已有74萬多畝農田受旱。
記者從阿勒泰地委了解到,今年入春以來,新疆北部的額爾齊斯河流域、烏倫古河流域來水量分別比多年平均值偏少25%、20%左右,由于旱情比往年提前,致使當地各縣市的水庫蓄水量無法滿足農牧業生產、生活用水。截至6月27日,當地已有74.4萬畝農田受旱。
據當地氣象部門預測: 進入7月后,高溫少雨天氣仍將持續,旱情有可能進一步加劇。
早在2011年入冬后,阿勒泰地區就開始著手人工降水的準備工作,開發空中水資源,提前做好抗旱工作。到目前, 已開展降水作業65次,有效緩解了旱情。此外,當地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下,調整種植業結構,引導農牧民減少高耗水作物,多種植抗旱性能強、經濟效益好的農作物,提高水的利用率。
截至目前,阿勒泰地區已投入1750多萬元資金用于農牧業抗旱救災,想方設法增加抗旱水源,并大力推廣實施農業高效節水措施,提高水資源利用率。一些地方對部分已無法挽救的作物及早放棄,將有限的水源優先保證生活、小麥、牧民定居草料地和工業企業的原料基地用水,盡最大努力減少旱災損失。(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