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產品也可能成為“健康殺手”。記者走訪了滬上幾家醫院,許多門診醫生都感到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對學生視力的影響逐漸增大:4歲寶寶近視200度,小朋友視力從1.0降到0.5,眼科診室外孩子排排坐。
“iPad一代”需“手腦兼修”
然而,正如網民“冰塊”所說:“iPad只是一種認識世界的工具,本身并無利害之分,關鍵在于家長如何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合理使用。”
“iPad一代”在某些人類機能方面,肯定會比前人突出。黃洪基說,“手指的靈活對大腦開發有很大好處。我們不能因為老一代的觀念而阻礙孩子們對新生事物的追求。”關鍵是家長要具有“適度”理性,預料到過度依賴智能電子產品的潛在危害。
上海社會科學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長楊雄說,其實iPad等電子產品的研發者,都不會讓自己的孩子過早接觸該類產品,而是鼓勵他們走進大自然,創造一些游戲。手腦并用的傳統學習方式,才是開發心智的關鍵。
同時,學校和社會要為培育孩子的興趣愛好提供保障。此外,“別讓計算機文化泯滅了孩子對傳統游戲的興趣。”網民“iNina控”說:“很多傳統的智力玩具凝結著中華民族的古老智慧。每個時代都有特定的烙印,那些經久不衰的玩具,如‘九連環’、毽子等,也應該給孩子了解和接觸的機會。”(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