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藍山雀為研究對象,動物學家發現,隨著雌鳥“年老色衰”,雄鳥對伴侶的興趣越來越小,常常不歸家,以至忽略繁衍重任。
藍山雀是歐洲較為常見的觀賞鳥,頭部有藍色的冠,雙眼之間有一條藍色斑紋,前額通常呈白色,雙翼有白色條紋。頸部、雙翼、尾部為藍色,腹部呈黃色。
它們頭部藍色羽毛上附著一層可折射紫外線的特殊物質,構成吸引異性的“利器”。隨著年齡增長,藍山雀羽毛上的這層物質會逐漸消退,在異性眼中變得不再“年輕艷麗”。
奧地利康拉德·洛倫茨動物行為研究所的動物學家觀察成對藍山雀,研究雄雀在雌雀衰老時的行為。研究人員用一種無色無味的油性物質涂抹在雌性藍山雀冠部,讓它看似更老,結果顯示它們原配伴侶的行為確實有所變化。
雄性藍山雀不再愛歸巢,經常在外逛蕩,對雛鳥的關照越來越少,為子女覓食的次數大不如前。“它們看上去更愛呆在外頭,而不是巢里,”法新社25日援引研究員馬泰奧·格里焦的話報道。
研究報告由最新一期《動物學前沿》雜志發表。法新社說,過去對動物間異性吸引的研究多集中在雄性如何引起雌性關注,對雌性外貌變化如何影響雄性行為的研究極為少見。
報告說,這項研究表明,雌性為吸引雄性,會耗費時間和精力打扮自己。例如,雌性藍山雀得經常梳理羽毛,以使對雄性的吸引力常駐。自然環境中,灰塵、污染、寄生蟲等構成讓藍山雀失去色彩光芒的因素。(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