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星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他在這次座談會上說,雖然中更新世直立人階段的化石在中國、世界各地均有所發現,如“北京人”化石,但實際上材料非常少,很多時段、很多區域都是空白。孫家洞遺址的發現不僅填補了中原地區的空白,還會使人類進化鏈條變得更加完整。
在此之前,欒川縣蝙蝠洞遺址也曾發現過人牙化石,但因只發現了一個側門齒,數量太少,反映的信息有限,所以沒有命名。
“欒川人”的待解之謎
“欒川人”雖然得到了確認,但出土的大量化石,還有待專家繼續進行鑒定,破解其中深藏的奧秘。
一是“欒川人”到底屬于哪個年代?目前已經確認,孫家洞遺址所屬年代在中更新世。但中更新世的年代跨度很大,大約從公元前73萬年到公元前13萬年。遺址、化石處于這期間的哪個時段呢?
李占揚說,這個年代跨度是北京周口店遺址的年代。從目前已發掘的堆積化石看,比北京周口店遺址早的可能性不大,更可能是其中的某一時段。
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史家珍說,為測定“欒川人”所處的準確年代,市文物管理局已經將一些化石標本送至中科院,委托他們將化石送到美國的科研機構進行測定,測定結果可能在今年5月揭曉。
二是“欒川人”是否曾經在這個家生活過?
李占揚認為,從目前的發掘結果看,很可能沒有古人類在此生活過。他說:“這次發掘,發現有大量的鬣狗糞化石,說明鬣狗在洞中生活過。這種動物個大,食肉,主要生活在中更新世時期,如今在非洲還存在。鬣狗在洞中生活過,古人類就不太可能在洞中與鬣狗同期生活過。同時,洞中也沒有發現古人類生活的遺跡。”
古人類的牙齒是如何進到洞中的?專家認為一種可能是動物吃了古人類后遺留下來的,另一種可能是隨流水灌進洞的。李占揚說:“因為目前只發掘一小部分,還有大量的堆積化石沒有發掘。同時,這些堆積的化石,也可能不是一個時代的。因此,目前還不能判定‘欒川人’在這個洞生活過,也不能完全判定這個洞沒有古人類生活過。”
在專家們看來,孫家洞遺址的考古發掘只是剛剛拉開序幕,僅發掘了3平方米,就出土了這么多有價值的東西。未來隨著發掘和研究的深入,這些謎團也許都會一一得到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