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優秀!”盛夏時節,第78集團軍某旅訓練場上戰車轟鳴,一場車組戰斗射擊訓練考核拉開序幕。該旅利用自主研發的裝甲裝備戰斗射擊智能輔助訓練系統,高效準確完成訓練考核成績評定。筆者了解到,這個輔助訓練系統,是該旅官兵著眼提升戰斗力探索形成的創新成果之一。
“基層官兵身處練兵備戰一線,對訓練中的堵點難點感受最深,也最有發言權。”該旅領導介紹,近年來,他們聚焦部隊備戰打仗急需急用,鼓勵官兵充分發揚軍事民主,集思廣益、大膽創新,廣泛開展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活動。同時,加大政策和資源扶持力度,圍繞訓練保障、技術革新、裝備改進等方面組建攻關團隊。為最大限度挖掘基層官兵創新潛能,他們還要求機關加強跟蹤指導力度,確保官兵切實可行的創新想法得到重視、創新成果能夠落地。
坦克七連劉連長在訓練考核中發現,由于受到場地條件、惡劣天候、心理因素等影響,考核人員手動計時測速存在一定誤差,無法精準記錄成績,他因此萌生了探索創新輔助訓練系統的想法。在旅黨委大力支持下,劉連長牽頭組建起一個團隊,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組訓經驗,研制出裝甲裝備戰斗射擊智能輔助訓練系統。
經過實際檢驗,該系統除了輔助指揮員實時監控裝備運動狀態、火炮射向,實施精準指揮外,還能幫助考核人員進行車輛動態精準定位和精準計時,有效降低人為操作誤差,既有效提高了訓練安全性,也保證了考核成績的精準度,受到官兵一致好評,很快被投入訓練一線使用。
筆者在考核現場看到,由于戰斗射擊場地設置比較復雜,考核人員無法深入場區,這要在以前,他們只能在指揮臺通過肉眼觀察進行計時測速。而現在,有了這套輔助訓練系統,考核人員能迅速而精準地判定成績,其自動生成的成績匯總,還可以為官兵改進訓練方法提供參考。
官兵創新活力迸發,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新研制的坦克負重輪拆卸工具,將人工成本和時間成本縮減了四分之三;新改裝的坦克動力艙啟動控制臺,破解了動力艙維修只能在車間進行的難題;新研發的坦克便攜式空氣啟動裝置,使一個單兵即可重新啟動因故障而熄火的坦克……據悉,近年來,該旅官兵完成技術革新20余項,申請實用新型專利20余個,并在訓練一線發揮了不小作用。(劉鵬 張居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