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鋁制餐具,是王鴻程和戰友們在戰斗中擊落美戰機后,用飛機殘骸制作的勺子和叉子。”近日,遼寧省軍區在大連舉行革命文物捐贈儀式,大連第七干休所老干部王鴻程捐贈的一套鋁制餐具引起大家關注。
“一天早上,美空軍攻擊機群來襲,我和戰友們迅速投入戰斗,擊落了一架敵機。戰斗結束后,我和幾個戰友用飛機殘骸制作了一個勺子和叉子。”回憶戰斗經歷,王鴻程眼里泛著光。
為做好革命文物征集工作,大連軍分區深入做好宣傳發動工作,干休所領導帶工作人員逐戶上門走訪,詳細講解征集革命文物的重要意義,得到廣大老干部和遺屬支持。連日來,廣大老干部和遺屬踴躍捐出珍藏多年的老物件,包括筆記本、手稿、書信、退(入)伍證,各類立功證書、軍功章等,還有照片以及記錄戰斗經過的書籍、報刊宣傳資料。各干休所對老干部捐贈的革命文物、文獻一一登記造冊,并頒發捐贈證書。
在此基礎上,該軍分區組織人員查史料、對檔案、聽口述、找佐證,逐個挖掘整理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做到來源清楚、脈絡清晰、尊重歷史。他們還逐件拉單列表,做到捐贈人、經手人、整理人等要素齊全,形成《大連軍分區征集革命文物登記冊》。
在捐贈儀式現場,大連第十干休所已故老紅軍劉良棟家人捐贈的一個醫藥箱引人注目。“這個醫藥箱是20世紀40年代,父親任中央警衛營衛生隊隊長時用過的,是我家的傳家寶。”劉良棟的女兒劉衛說,“醫藥箱放在我們這個小家,只能是我們一家人受教育,放在遼寧革命軍事館展出,可讓更多官兵和群眾了解它的歷史,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只有把革命文物保護好、利用好,講好它們背后的故事,才能讓它們煥發時代光彩。筆者獲悉,遼寧革命軍事館革命文物展品征集工作開展以來,大連軍分區共征集到手稿、日記、信件、戰斗裝具、徽章證書等文物7大類85件。(高勇 牟曉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