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處,破曉時分,一陣刺耳的警報聲在火箭軍某團營區上空驟然拉響,一場全員全裝戰備拉動迅速展開。該團官兵聞令而動,穿戴裝具、裝載物資、快速登車……出動時間比以往快了近三分之一。
“官兵能夠迅疾出動,除了日常扎實的戰備訓練之外,還得益于我們近期探索實行的戰備物資模塊化、箱組化這一舉措。”該團領導告訴記者,近段時間,全團的戰備庫室經歷了多次變化:從統一規范戰備標準到各營連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布局,再到如今的模塊化、箱組化設置,部隊的出動速度越來越快。
先人一步、快人一秒,才能掌握戰場主動權。記者了解到,去年以來,為了提升全團官兵出動速度和縮短應急反應時間,他們在團整建制拉動演練前多次組織營連干部修訂作戰方案、完善器材配套、統一庫室規劃。本以為做足了功課,取得好成績不在話下,可沒想到,結果并未達到預期:仍有一些單位原地踏步,甚至出動效率不升反降。
出動速度慢在哪?經過一番調查,團領導發現問題出在“統一庫室規劃”上。原來,該團所屬各分隊的編制、配置、房間設計不完全一樣,而統一的庫室規劃,使部分單位在緊急出動時需要來回裝載物資,耗費了大量時間。
“一味追求整齊劃一,可能會適得其反。”該團領導感慨,全部實行統一標準,看似利于管理,實則忽視了戰備要求。為此,他們一改以往的做法,讓各營連結合編制、配置、庫室空間結構等現實情況重新調整:“出動速度怎么快就怎么來!”
思路確定,他們立即調整各類庫室布局,將兵器室、戰備器材庫全部設置在一樓,戰備通道與班排宿舍“無縫對接”;官兵按專業編組集中居住,便于快速出動……
對癥下藥,效果立顯。“三室一庫”位置和布局調整后,官兵拿取戰備物資不再“往返跑”,全程有條不紊,大大縮短了應急反應時間。
單是“快”還不夠。隨著拉動次數增多,戰備物資易遺漏、器材易損壞等新問題又擺在了團領導面前。為此,他們廣泛征求官兵意見,并到兄弟單位參觀學習,最終形成“單兵攜行物資箱組化、班排物資模塊化”總體方案,將物資器材打包入箱、分類擺放。
“物資器材入箱后不僅利于管理,更重要的是搬運裝載更加快捷方便、節省人力。”該團某營范營長說。(吳樂 張新凱)